明报社评
香港立法会暴力冲击事件余波不绝,多位大学校长一边谴责暴力,一边呼吁各方理性对话解决纷争。政府青年政策失败,2014年占领运动后,当局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制定“三业三政”方针,盼让年轻人看到希望,然而现实证明成效不彰。青年人对现状不满,既有个人生活前途层面,亦有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反修例风暴成为这股不满情绪全面爆发的缺口,政府“三业三政”工作流于表面,不足以解决问题。当局需要广开门路聆听年轻人诉求,同时在制度上给年轻人充权,让他们拥有参与青年政策制定的实权。
诉诸暴力是歧途
大学校长吁对话
冲击立法会一役令香港元气大伤,建制派大力声讨,泛民则未有与暴力切割,并以“制度暴力”一类论述为冲击者辩护。连日来多个专业团体、宗教组织以至大学校长均表示,暴力破坏行为不能接受,呼吁各方以和平理性态度处理问题。科大校长史维表示暴力必须谴责,建议各方直接对话;港大校长张翔和恒大校长何顺文亦分别以声明和公开信方式,提到暴力不能化解僵局、破坏行为应予谴责,促请各方为香港未来主动开展积极对话,务实寻求和解空间,亦希望学生继续守护香港核心价值,尊重法治精神。
政治僵峙状态持续,唯有对话才能打破困局。我们主张政府、反对者与有公信力的社会领袖举行圆桌会议,展开不设前提的对话,几位大学校长的说法异曲同工,目的都是为了香港好。政府、泛民和民阵等组织应积极回应这些建议,勿让香港长期政治空转。香港是法治社会,美化或合理化暴力后患无穷,几位校长齐声向暴力说不,都是肺腑之言,看不到有何政治心机计算。若说政府只肯“暂缓”修例未有撤回是“死撑”,为暴力破坏找藉口开脱同样是“死撑”。如果人人都知错不改不认,社会又怎能走出困局?
小撮示威者的暴力行为,不代表大多数示威者和年轻人都认同诉诸暴力是对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否定小撮人暴力之余,亦需多去了解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承诺未来多与年轻人接触听取意见,致力修补与年轻人的关系,有议员建议林郑趁暑假举行大型闭门“聆听会”,抽样聆听不同阶层年轻人的意见,鼓励过往数周曾经上街的年轻人踊跃参与,这可以是第一步,然而当局还须进一步改革青年政策,令年轻人觉得意见真的受到重视、能够发挥实际作用。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长期忽略青年政策,直至2014年占领运动爆发后,始惊觉不足,开始亡羊补牢。港府青年政策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有二,一是青年政策实际由年长高官和精英主导,完全未能掌握年轻人的脉搏,二是倾向将年轻人视为需要处理的“问题”,并非与年轻人共议共商。根据近年中大所作的调查,七成青年人认为他们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小,政府亦曲解年轻人的需要,令他们有很大的无力感。
“三业三政”流于表面
青年渴望参与机会
林郑上台后,提出“三业三政”方针,强调要关注青年人学业、就业及置业,以及鼓励青年议政、论政及参政,具体举措包括将青年事务委员会升格为“青年发展委员会”,由政务司长统筹不同政策局推动青年政策;推出自荐计划,招募青年加入不同决策局及部门辖下的咨询委员会;设立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高薪招聘年轻人参与政策研究;设立“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与商界合作推出工厦和商厦单位,以低于市价水平租予青年人创业。
骤眼看,政府似乎做了不少工作,然而效用却成疑。“三业”之中,政府在学业方面尚算较易入手,然而就业和置业均涉及结构性的问题,年轻人向上流动机会不足,这些老大难问题,并非一时三刻可解,至于“三政”措施就更令年轻人感到沮丧。不少青年眼中,当局只是以一些“年轻才俊”作为点缀,借青年之名“粉饰政策”。政府辖下的咨询委员会林林总总,可是大都是权力有限,对政策制定缺乏影响力。年轻人希望的,是真的有份参与制定跟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而不是做政治花瓶。
特区政府并非普选产生,认受性本已不足,政府又未有放下权力给年轻人,自然令到年轻人对整个体制感到疏离抗拒,一些激进政治论述和主张在年轻人之中甚有市场,与此不无关系。政府要与年轻人“reconnect”,不仅需要放下身段,更要从制度入手,给年轻人充权。多年来,民间一直有声音呼吁政府设立有实权的青年议会,由年轻人选出其代表,参与青年政策讨论和制定。有关倡议可以改善政府家长式管理的弊病,值得研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