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钟春平:在美国影响下,其他西方国家在中美贸易战中“左右逢源”空间减少,已呈现一定的选边站队倾向。
近期,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从经贸摩擦演变成科技战,并有向文明对抗发展的趋势。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西方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甚至出现了全球两大经济体爆发“新冷战”的担忧。西方国家如何在中美贸易战中“选边站队”,构成中国在贸易战中的重要外部环境,值得密切关注。
一、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的三张牌
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中,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对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西方阵营进行施压与拉拢的主要筹码如下:
第一,美国价值观。美国一向主张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并向中东、拉美、非洲等地的国家推广以产权私有化和政治选举为主要内涵的“华盛顿模式”。不过,2016年特朗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与普世价值观相左的政策,如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西方民众对美国总统、美国人民的好感急剧下降,美国价值观受到怀疑。但是,由于长期教育、文化熏陶等原因,西方人民在考虑问题时往往还是采用与美国相似的视角和评判标准,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及得出的结论也较为相似。
因此,美国价值观在西方国家虽然遭遇挫折,但仍有很强的民意基础。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对欧洲各国的调查发现,欧洲对美国的认同仍远高于中国。
第二,安全防务。美国对西方国家的安全防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大西洋安全合作框架——北约,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在保卫欧洲领土,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和军队较多。二是信息情报共享——“五眼联盟”,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组成,彼此间情报共享。三是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的军事防卫和交流。
可见,主要的西方文明地区在安全上都极度依赖美国。虽然在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甚至违背一贯坚守的价值观后,欧洲等地区已在加强自我防务能力,但短期内不可能离开美国。当美国以安全名义要求这些国家采取共同行动时,它们要么服从,要么中立,很难采取对立行动。
第三,长臂管辖。美国事实上拥有长臂管辖权,就是说,很多美国国内法可以适用于全球,比如美国制裁伊朗,全世界跨国公司(只要在美国有直接或间接业务)就都不敢与伊朗做生意,否则就受到美国制裁。美国很大程度上可以要求本国企业、在美国有分公司的跨国企业、在美国有业务的跨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有业务往来的跨国企业执行美国国内法规。甚至一些对美国不利的国际法规(如WTO、国际法院的一些现行规则),美国都扬言要修改或退出。
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后,虽然欧洲方面表示仍将全力支持伊朗核协议,并保障欧洲企业参与伊朗石油、金融等经贸活动,然而,因为担心美国制裁,欧洲企业几乎全部撤出了伊朗市场。在冲突升级到一定程度后,美国还可能采取石油禁运、金融战、截断美元交易等制裁手段,全面封锁他国经济活动。在全球产业价值链日益融合的今天,美国的长臂管辖权得以进一步扩大,所以其他西方国家很难置身事外或与美国保持大幅距离,很大程度上会采取与美国相同或类似的步调。
二、西方国家“选边站队”的初步态势
在美国施压和拉拢下,其他西方国家在中美贸易战中“左右逢源”空间减少,已呈现出一定的“选边站队”倾向。
欧洲坚持全球化,但收紧了对华经贸审查。欧洲表面上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做法,但实际上采取了与美国相似的举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收紧了对外国企业(尤其是中资)进入本国高科技、金融行业及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司法审查,提高了准入门槛。英国在2018年与美国一道制裁中兴,最近在华为问题上仍未做出最终决定。在WTO改革方面,欧盟与美国共同提议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惠。
根据这些提议,未来全球贸易中,发达国家不必再“照顾”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各个经济体一视同仁,彼此对等地进行公平贸易。同时,欧洲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应该采用通用的国际规则,西欧国家仅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可见,欧洲的做法不像美国那样“赤裸裸”,而是通过修改规则的方式来限制对华经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