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鸿:如何防止“颜色革命”在港重演

时间:2019-06-28 09: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大公报  作者:陈文鸿

《逃犯条例》修订引发出来的大游行与暴动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大游行是群众受传媒和部分法律界的政治恐吓,也有不少人没有清楚了解修例内容,从长期积累的“反共反中”心态驱使出来示威,其中也包含对林郑月娥政府处事方法的不满。游行是表达政治态度,作出政治诉求,本身未必一定反政府。

“612”暴动则性质有异,参与者以青年人为主,主要是借机冲击政府、霸占道路,妄图重演非法“占中”。参加者都是有备而战地与警察冲突,是属于“造反”形式的政治行为。反修例只是借口,而是更强烈地把“反共反中”心态引发为反政府暴动。

大游行参与者有各行各业、老幼青壮,属香港社会典型的人口结构,显示出大游行的广大群众基础。暴动则绝大多数是青年人,也大多数为大学生、中学生,人数上千;与“占中”、旺角暴乱时以社会青年为主的性质不同。从他们的有备而战、物资供应和通信组织动员、指挥的能力看,当然是有组织、有预谋。只是由于没有“大台”(领导),指挥变得隐秘和网络上分散,不易追查和了解。这种策略显然汲取了“占中”和“旺暴”的教训,逃避警察的追缉和起诉,反映出组织发动者的高明。

此次暴动最明显之处是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或许这可标志学生的政治纯净和理想,没有特殊背景的社会青年参与,可使暴动减除人们的猜疑和讨厌。不过,大中学生的行为,除少数还守规矩,暴动后收拾杂物,大多数的表现还是冲动、暴戾、粗言秽语,表现出许多烂仔(无教养)言行举止,与“旺暴”时的社会青年没甚差别,难令人看出他们作为大学生中学生应有的品质。暴动中也有不少中学教师,或许便可明白在香港一些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怎样互相教育成今天的政治暴民。

下一场暴乱具“摧毁性”

教协副会长兼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曾任中学校长)呼吁学校罢课支持示威,维护暴动。他们已置教师的专业道德、学生的安危不顾。香港的大学生(主要指港生,不是外地生)都是从中学升上来,今天参加暴动的大学生,在“占中”、“旺暴”时是中学生。香港一些中学,包括它们的校长、教师实际上对中学生进行长期的政治教育(或洗脑),造就今天绝大多数活跃的大学生都是政治偏执,不惜用武以遂个人意气,基本上没有民主的教育与素质。

此次参与暴动的还有不少初中生,相信他们都是老师与高年级学生带领出来的。于是,若中学的政治教育不改,今后至少10年内,这样政治偏执,勇于用暴力的大中学生,将会源源不绝地培养出来。

大规模示威可止于政府暂缓修例。但暴动的理由更多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行动,也大有美国背后策动的“颜色革命”的各种特色。即使撤回修例亦不能满足他们的政治要求,事实上,无论政府妥协与否,他们都不会接受,差别只是策动者权衡形势利害,是乘胜追击,抑或是暂时收兵,另找适当时机再起。

暴动的因素始终存在,且比前更为严重:一是他们看到特区政府无力应对,政府(包括中央与特区政府)的应对能力已暴露无遗;二是他们争取了民心,比反23条时更厉害。示威亦进一步宣扬“反共反中”的政治主张;三是他们在暴动和示威中招揽更多的大学生、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巩固他们后续斗争更大的再生力量。

与之相比,特区政府做了什么,或会做什么工作来扭转劣势呢?“占中”、“旺暴”后似乎没有调整政策,没有汲取教训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今次大游行与暴动,即使还未完结,已足以证明过去几年的工作不足,难以防御美国在港策动“颜色革命”。以中美冲突来看,香港下一场动乱更会是摧毁性的。

(作者是香港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赞一下
(188)
68.1%
赞一下
(88)
31.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