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孔雀还在东南飞 广东人才抢夺战

时间:2019-06-17 07:4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国各省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广东省以1.1346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东北三省甚至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则呈下降趋势。这显示,中国人口流动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仍在持续。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有此名。但这首诗讲述的是汉代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以死抗争的故事,与当代中国的人才和人口流动没有什么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各地逐步打破对人口流动的限制,许多中西部地区人才纷纷向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迁徙,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孔雀东南飞”。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曾长期位居中国省份人口排行榜首位,但自1997年重庆与四川分家后,山东、河南都曾夺得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桂冠。

而“孔雀东南飞”现象再度改变了中国各省份的人口排名。2006年以来,广东已连续13年占据中国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据中新社昨天报道,广东省还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增量突破百万大关的省份。截至2018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除自然增长外,去年广东省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流入增量达到了84.24万人,也是很大的增量。

除广东外,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也位居中国常住人口前10名。

这说明,近些年来,不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才一直在向东南地区流动,就连大批普通劳动者也变身“孔雀”,纷纷向东南地区飞去。

中国人口向东南地区流动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因素。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远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达,就业机会、劳动报酬、晋升空间、学术氛围都好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自然会对这些地区的人才和劳动力产生“虹吸效应”。

同时,相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东南地区的社会、法治、生态环境乃至气候也明显占优,这些因素也助推了“孔雀东南飞”现象。

“孔雀东南飞”尤其是人才外流确实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大痛点,甚至已经成为阻碍这些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位于甘肃的兰州大学为例,近些年来,这所曾经的一流大学被挖走的“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超过30人,办学经费也远远低于发达地区的同类学校。

为应对人才外流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上周发布文件,要求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

有观点认为,这份文件意在禁止经济发达地区从欠发达地区“抢人”,或许“孔雀东南飞”现象将受到官方遏制。

但这并非官方首次出台类似的限制政策。早在2013年,为了扶持中西部的科教文化建设,教育部就曾发布文件,要求“东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2017年,教育部再次明文要求:“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不过,在经济社会环境差距明显,发达地区动辄开出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0万新元)年薪、千万元科研经费的优厚条件下,官方文件能否挡得住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恐怕要打个问号。

同时,人才自由流动本身也是中国经济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阻止人才外流,单靠行政命令肯定不灵,还是要多从破除妨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加大对科教领域的经费投入,用良好宽松的环境留住人才。

赞一下
(89)
96.7%
赞一下
(3)
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