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评:三思“三罢”影响 盲动可毁香港

时间:2019-06-12 09: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文章说,香港立法会今天审议《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反修例团体号召罢工罢课罢市,网上还有人呼吁采取更激烈手段。危机愈深刻,愈要讲理智,凡事三思后行。有人针对中资银行,呼吁“全民沽港元”,不理制造金融恐慌的后果,言论不负责任,应予强烈谴责。《基本法》订明港人有罢工权利,惟各行各业必须三思罢工罢市影响,不应轻举妄动,中小学生学业为重不应罢课。修例属立法事务,民间可以据理力争,惟最终还是要在制度内处理,由立法会“良心投票”是较为妥当的出路,以自残式手段向政府施压,不惜玉石俱焚,不理社会代价,做法卤莽,绝不可取。

死亡恐吓倡挤提 头脑发热失理智

修例之争迎来关键时刻,立法会预留两个会议合共61小时审议修例,预料下周四表决。多个反修例团体发起在政府总部和立法会外集会,社福界组织、大专院校学生会和一些商户则分别发起罢工、罢课和罢市,民主派议员和民阵更呼吁下周一“全民三罢”。政府坚持修例,反对行动升级,未来一周局势难以逆料,现在各方面最需要的是冷静克制。政府应暂缓修例从长计议,反对团体亦须认清目标坚定宗旨,想清楚每一项行动的影响和后果,不能失去分寸。

香港是法治社会,大多数市民都认同抗争要和平理性非暴力,不应诉诸暴力,遑论威胁他人性命。昨天特首办及律政司多名职员收到恐吓电话,要求撤回修例草案,否则会对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律政司长郑若骅及其家人不利,包括扬言危害对方性命。发出死亡恐吓的人,即使只是出于一时激动,实际已经触犯刑事法例,至于威胁他人家属,更是下三滥的流氓手段。恐吓者因政治而狂,已到了罔顾法律和伦理底线地步,不能以一句“政府不仁我可不义”作为托辞。

因为修例争议头脑发热失去理智的,还包括一些在网上呼吁“沽港元”、“搞挤提”的人。网上充斥不负责任言论,确是见怪不怪,可是一些流言谬论,有时可以导致意料之外的严重后果,不能视作儿戏,莫说付诸行动,仅是随口说说也不应该。老一辈港人都记得,1983年夏天,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市民出现信心危机,港元急贬,引发超市抢购风潮,社会一片混乱,最后港府推出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信心危机才逐渐平息。金融危机影响每位港人,任何挤提流言和误会,都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及的蝴蝶效应,引发人心恐慌,动摇整个金融系统,伤害香港根基。不想清楚所为何事,就去发表这类不负责任言论,跟发出死亡威胁,同样需要严厉谴责。

抗争行动不能脱离理性。死亡恐吓也好、呼吁挤提也好,即使只属个别人物的疯言疯语、在社会未成气候,不理性反应在社会是否有扩散蔓延之势,仍需密切关注,社会必须及早喝止。际此关头,抗争团体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理智,提醒参与者不忘初心。民阵强调会本着和平、理性、合法、安全四原则举行反修例集会,每次集会都会通知警方,态度值得肯定,盼可贯彻到底。至于“三罢”问题,各方必须三思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考虑社会整体代价,切忌头脑发热干了再算。

学生无罢课必要 修例按制度处理

《基本法》第27条订明,港人享有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不过任何罢工行动都必须深思熟虑,审慎评估对市民以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市民日常生活,承受不了缺乏铁路巴士等公共运输服务的折腾,也必须及时得到医疗等各式各样的服务。香港是高度发达社会,各行各业分工极为精细,一个行业或机构罢工旷日持久,都有可能触发骨牌效应,对社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巨大影响,罢市面对的问题,亦是同一道理。2014年占领运动一个失败之处,就是从来没有细想退场安排,进退没有分寸,经验必须记取。主事者决定是否罢工之前,必须先想通想透退场等一系列问题,不能草率而为。

6月初夏,多间大专院校都已开始暑假,除了个别院校,罢课对大专学生影响相对有限,然而全港绝大多数中小学,目前都在考试季节,罢课影响很大,部分政治意识较高的中学生若想表达意见反对修例,大可在课余或周六周日,参与和平集会,罢课绝非他们表达意见的唯一方法,亦看不到为何一定要罢课。学生与其草率决定罢课,不如跟校方商量,利用课堂或早会时间,深入理性讨论修例问题,认清坊间各种论述,哪些是后真相政治操作,哪些是真议题。

抗争不能盲动,除非有人天真认为革命是出路,否则任何事情最终都要按机制按程序,在制度之内处理,由立法会“良心投票”处理修例问题,是当前较为妥当的做法。采取任何抗争行动之前,必须先想清楚目标和手段,切忌“为升级而升级”。以为用自残手段向政府“极限施压”就是上策,不去通盘考虑社会代价,实际是玉石俱焚。不择手段蛮干一番,有可能未达目的便先毁我城。

赞一下
(74)
67.3%
赞一下
(36)
32.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