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必荣
6月5日到7日,对俄罗斯进行了3天的国是访问,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也签署了《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中俄双方认识到当前国际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决心深化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协作,坚定维护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可以说现在是中俄关系75年来最好的时刻。
2012年后,中俄关系有明显提升。他到俄罗斯访问8次,在各种场合与俄国总统普京会面了30次。光是这次3天的访问,就在莫斯科会谈了1次,到圣彼得堡又会谈了1次。过去中国希望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遭遇到冷淡回应,现在则用行动证明中、俄所代表的也是另一种新型大国关系。过去人们常挂在嘴边,中、美构成“G2”共治天下的说法,已经烟消云散。地缘政治的态势因着美中贸易战与中俄亲善,有了整个翻转。
75年来,中俄关系起起伏伏。有中、苏共分裂,也有珍宝岛的兵戎相向,到1989年戈巴契夫访问中国后才逐渐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但这次的中俄亲善和以前不尽相同。一、它不是两国结盟,共同对抗美国的冷战格局。中国学者表示两国不是为了反击美国,而是为了管控国际情势避免失控。这点我们也同意,因为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还是表示要以联合国为平台,也说两国要“捍卫基本的国际准则和国际道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吊诡的现象:美国把中、俄两国视为“修正主义强权”,因为这两国崛起,为的就是改变权力格局;但中、俄也认为美国的行为是“不正常行径”,需要两国出来捍卫秩序。到底谁是挑战秩序?谁又是维持秩序?
第2个和过去中、苏关系不同的地方是,过去苏联是老大哥,但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是俄国的10倍,中国早已不再自卑,所以交往起来也比较没有压力。但这也造成两国交往政热经冷的格局。现两国关系再做提升,经济上中国能获得什么?一些俄国学者表示,俄国经济固然不行,但它最强的是科研能力,这应是中国除了俄国的石油与天然气之外,可以从中得利最多的地方。
西方过去一直想挑拨中俄关系,比如中亚的势力范围之争,以及西伯利亚的中国威胁论。不过中、俄两国在这方面都处理得不错,所以都没成功。访问完俄国之后,还和普京一起参加在吉尔吉斯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足见两国在中亚地区已发展出一套相容的互动模式。将来双方在其他国际事务如伊朗问题上的合作,也是可以预期的。
真正值得观察的是北极航道。全球暖化之后,冰山溶解,北极航道被打通。2018年初,北京公布“冰上丝绸之路”计划,准备开发穿越北极圈的海运通道。此航道东起白令海峡,沿俄罗斯北部向西延伸至挪威,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俄国欢迎中国投资北极的商业项目,但中国要的不只如此。今后北极会不会变成新的冲突点,可以继续关注。
面对中、俄携手维持战略稳定,美国又是怎么反应?在俄国加强关系的时候,西方盟国集结纪念二战的诺曼第登陆。这样的画面又会投射出什么样的政治现实?都值得细细观察。
(作者为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