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前功勿尽毁 中国要警惕金融业黑天鹅

时间:2019-06-02 08: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上周刚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指出,中国内地今年首季宏观杠杆率大幅增长,由去年底的243.7%升至248.83%,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可见经过几年“去杠杆”好不容易降下来的杠杆率重新上升,故态复萌。同时,内地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呈上升趋势。这些都显示,在官方逆周期措施刺激经济下,金融风险正在积累,在中美全面角力的背景下,既要警惕贸易和科技的冲突向金融业外溢,必须早作因应,未雨绸缪。亦要保持定力,珍惜调整经济结构取得的成效,勿让去杠杆前功尽毁。

首季杠杆率大幅反弹 银行坏帐率有所上升

今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滑和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压力,中央采取了多项稳定增长的措施,令首季经济发展出现了企稳的趋势,不过,福兮祸所伏,去年首次下降的总杠杆率,今年首季又出现了大幅反弹。根据报告,M2/GDP从202.90%上升至206.31%,接近2016年的历史高点;社融规模存量/GDP也再创新高达227.57%。这意味广义货币(M2)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少,显示社会资金效率低效,有大量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经济。

与此相印证的是,《2019年一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研究报告》显示,今年首季,居民购房杠杆率达31.7%,环比(按月比)上升0.7个百分点,是连续8季下行以来的首次上涨。央行数据显示,按揭贷款前4个月累计增加2.3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加500多亿元。1至4月份,房企融资规模近8500亿元。部分城市楼市出现“小阳春”行情,其中4月份,二线城市卖地金额合计达2933亿元,刷新近两年最高纪录。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不良和逾期贷款率亦呈上升趋势。内蒙古的包商银行由于出现信用风险,上周已被中国银保监接管;包括在香港上市的锦州银行在内的15家银行,已宣布要延期公布2018年年报或今年首季季报,据业内人士评估多与不良贷款率或逾期贷款率上升有关,虽然数量占整体银行业比例不算大,惟金融风险的“黑天鹅”已鬼影幢幢。

值得留意的是,中美纠纷也有向金融领域外溢的风险。美国财政部上周的汇率报告中,中国虽在美方3项标准中仅超出一项,未符违反两项以上的上榜观察名单标准,却仍被美国列入观察名单。

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的前智囊班农(Stephen K. Bannon)称,美国朝野正在重新思考中国在美国股市中的角色,由于中国公司透过美国股市筹集了数百亿美元,而这些中国公司被指“对其最终所有者缺乏披露”,班农直斥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违反了对机构投资者、对辛勤工作美国人的退休金受托责任”。今年4月,一批民主共和两党参议员致函白宫,呼吁对在美上市的一些中国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要求。种种割席、脱鈎的声音甚嚣尘上,令中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中芯国际宣布从纽交所退市、阿里巴巴考虑在港交所第二上市,正是这种担心的反映。由于中资机构至少持有美国2000亿美元的股票,故美股的起伏动荡,很难不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

防中美角力外溢金融 改革调结构须有定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央对于刺激经济措施带来的副作用应该是清楚的,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重提“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4月和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次对楼价涨幅较快的10城市作出“预警提示”,其中5月被点名的城市中就包括大湾区中的广东佛山。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与内地特殊的金融体制,当局的确面对加杠杆积累未来风险泡沫、去杠杆则可能直接引爆泡沫的两难局面,有专家学者已提出建议,健全股市、债市等直接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既有利于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目的,又可促进金融稳定的良性循环。但这既需要公正的司法程序和裁判执行系统来保障,也需要深化市场改革,解决利率双轨制导致的资源错配。

从首季大幅攀升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拆分来看,68.2%是国企债务,因此,要遏制债务攀升的势头,关键是处理好国企与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之前抑制国企与地方政府加杠杆的各项举措,不应因强调稳增长而放松,反而要深化国企改革,以改革来化解金融风险。去杠杆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十分关键,短期有阵痛,但不可放弃。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恰当拿揑分寸,在在考验当局调控定力和水平。

赞一下
(14)
77.8%
赞一下
(4)
22.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