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为什么台积电可以继续出货给华为?(2)

时间:2019-05-24 08: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台积电“源自美国”的技术有多少?

此时此刻,最受瞩目,最让整个台湾科技业议论纷纷的便是台积电。因为该公司近年已成为指标性的“华为概念股”,华为旗下的海思,已是仅次于苹果的台积电第二大客户,占去年台积电营收的8%,今年第一、二季更达到11%的惊人水准。

“我华为的朋友老神在在的说,料都备好了,短期内没有问题啦,”一名台湾科技产业分析师说。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海思狂下台积电16奈米订单,几乎救了台积电今年第一、第二季业绩。

由于上半年是智能手机淡季,苹果、小米纷纷下修出货目标,百分之百供应华为手机的海思,却提出“超级乐观”的出货预测。

“华为是表现比别人好没错,但分析师圈都在讨论是有卖的那么好?备那么多料不会变库存吗?”但这名分析师回想当时情境,现在突然一切豁然开朗。“备货是有原因的,就像珍珠港事件之前一样,”他形容。

海思向来是最捧场先进制程的台积电客户,台积电刚量产的第二代7奈米制程,首度导入昂贵的EUV微影技术的7+,海思就抢着当“第一只白老鼠”。相形之下,最大客户苹果就保守多了,要等到明年量产、大量导入EUV的5奈米,才会进场。

台积电也在特朗普宣告后的第一时间,公开表达对大客户的支持,表示“经初步评估后,应可符合出口管制规范,决定不改变对华为的出货计划,将继续出货华为。”

当我们向台积电查询,是否表示内部已完成精算,确认台积电出货给海思的产品,源自美国的技术低于25%。台积电公司企业讯息处资深处长孙又文表示,“(出口贸易管制)不只这个25%规则,还有其他规则,我们有内部外销管理系统追踪与监测所有出货,来确保我们符合规则。”

但问题是,这25%“源自美国”的技术,究竟该怎么算?谁说了算?因为商务部公开文件并未有详细规定,因此众说纷纭。

一位前联电主管便认为,台积电很难过“25%”这关。理由是,晶圆厂内的生产机台,诸如蚀刻、CMP(平坦化)制程多半来自美国设备大厂应用材料,“光设备至少有六成来自应材,很难不超过25%,”他说。

但外资分析师则表示,若认真的精算一颗晶片的成本结构,还包含研发投入、管理人力成本,但台积电研发团队、主要管理人力全数在台湾。因此最后算起来,“美国成分”的确很可能低于25%。但他也表示,“这个法规留下了模糊地带,到底美国成分怎么算?也让这些公司有了决定亲美还是亲中的操作空间。”

海思对美国企业的威胁不止于5G

不少台湾半导体业者都认为,尽管包括ARM、美国EDA厂商等半导体关键业者,暂停对海思的技术支持,让海思元气大伤。但不排除,美国政府还会进一步下重手打击华为与海思(例如,将中国列入与“四大恶国”等级,则“美国成分”降为10%),因为海思对美国企业的未来威胁,可能不亚于外界熟知的5G领域。

美商伯恩斯坦证券曾在今年1月罕见的针对海思这家未上市公司,发表18页的研究报告“你没听过的另一个国家冠军”,详细介绍这家在中美贸易战之前,一直躲在华为之后的IC设计新星。

伯恩斯坦证券估计,海思2018年营收高达76亿美元,仅略低于该年微幅衰退的台湾IC设计企业联发科。伯恩斯坦证券并预期,每年保持平均20~30%成长率的海思将在今年超过联发科,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五大IC设计公司。

该报告更揭露一项台湾业界过去不太有人知道的事实。

原来华为近年在云端市场大有斩获,在服务器、存储器市场,已分别在中国高居第二、第一名。其中部分产品,安装的竟是海思自行开发的ARM核心服务器处理器,而且今年推出的最新的第三代产品,已采用台积电的7奈米制程,直接挑战美国大厂英特尔最核心的业务。

(原文刊载于《天下杂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赞一下
(63)
86.3%
赞一下
(10)
13.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