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立法会答问环节,就修订《逃犯条例》与议员针锋相对,议事堂内人身攻击言论四起,行政立法关系滑到谷底。修订《逃犯条例》争议,触及一国两制和信心问题,政府的修例建议未足以释除疑虑,不应仓卒行事,各方应当平心静气,就事论事,勿让政治喧嚣代替理性讨论。香港身处中美角力之中,身不由己,将修例争议推向大国博弈漩涡,只会令事态变得更为复杂敏感,导致政治回旋空间更窄,无助解决问题。
弄清条例通过背景 不代表港人无忧虑
答问会上,林郑主动谈及《逃犯条例》修订,关注社会因为“误会不理解”,出现“极端言论和不必要恐惧”,并与部分议员展开激辩。林郑表示,有人认为回归前通过的《逃犯条例》刻意将中国其他地方排除,有关说法“全是废话”,叫议员翻查立法会档案;有议员则认为修例打破香港与内地的防火墙,批评林郑“自作聪明”,说到激动之处,更是骂声连连。
立法会是议员和官员议事论事的地方,有时争辩正酣,措辞较为强烈,并非不能理解,然而无论官员和议员都应该避免意气用事,少用挑衅刺激字眼,也不应恶言相向人身攻击,以致议事堂充斥谩骂攻击,小学生式斗嘴争吵不时出现,意气之争压倒一切,理性讨论抛诸脑后,很多市民相当无奈。社会对《逃犯条例》修订有疑虑,需要心平气和讨论。昨天行政长官答问环节所出现的场面,并非市民所乐见,亦令人关注行政立法关系急转直下,重堕谷底。
议题愈是敏感,愈要讲道理和重视事实基础。追源溯本,回归前立法局通过《逃犯条例》,目的是将港英年代的引渡法例本地化,当年法案委员会的会议纪录显示,有议员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其任何部分除外”等字眼删除有何影响,官员回应说,草案是以英国所签协定为基础,将既有安排本地化,由于原本安排并不包括中国,突然删除有关语句意味条例草案会超越本地化范畴,变成对条文作出重大修改。换言之,当年《逃犯条例》立法,的确不是因为担心内地法制等政治理由,刻意将中国大陆剔除,而是出于技术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弄清了《逃犯条例》来龙去脉,不代表港人对内地司法制度没有信任问题。一国两制要义之一就是处理港人信心信任问题,《基本法》所提供的司法保障,也是为了释除港人对内地司法长臂伸延到香港的疑惧。香港与内地讨论逃犯移交问题20多年,至今仍然未有移交协议,正正突出问题的复杂和敏感,这一事实同样不应回避。
林郑不点名引述当年民主党议员的发言,提到回归前审议《逃犯条例》草案,有议员冀盼条例可以成为借监蓝本,以便回归后香港与内地订立逃犯移交法律,惹来民主党反驳“断章取义”,双方各执一辞。政府认为以个案方式处理移交逃犯,由法院把关,已足以回应外界关切,然而观乎社会反应,很多人觉得这些安排并未足以消除疑虑,政府剔除9项主要关乎经济的罪行,更有袒护商界之嫌。政府应该先寻求与台湾达成单次移交协议,处理陈同佳案,之后才考虑修例问题。
理性讨论忌仓卒行事 卷入大国博弈帮倒忙
《逃犯条例》修订争议,需要有“三个避免”,一是避免仓卒行事,二是避免讨论失实和情绪化,三是避免将事态推向大国博弈漩涡之中。这次政府修例惹起甚大争议,一些外资机构和外国商会在香港做生意,关注修例对他们有何影响,提出不同意见,并非难以理解,然而当修例问题变成大国政治角力战场,只会令到事态变得更为复杂,对香港是祸非福。
日前,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港府修订《逃犯条例》,将为美国国家安全和在港经济利益带来“严重风险”,又声称修例可能违反《香港政策法》内的关键条款,建议华府重新审视现行与香港的长期引渡协议,云云。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被捕引渡风波殷监不远,美方担心什么,各方心中有数,然而必须留意,这不是“委员会”首次拿《香港政策法》做文章。
去年“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北京持续侵蚀香港自由法治,“香港渐渐与内地城市无异”,惟建议却是呼吁政府检视“美国对港科技出口政策”,令人觉得“委员会”不过是借题发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美角力愈演愈烈,香港夹处其中,处境凶险。华府要打“香港牌”压制中国,总有法子搬些“理由”出来,香港身不由己,不易置身事外,然而各界至少应该尽量避免将香港进一步推入漩涡当中。以为可以借助华府压力反对修例,将事件提升至国际政治层次,结果很可能帮倒忙,当局为免显得向外国政治势力屈服,更难退让,令到修例问题的回旋协商空间变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