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论
就在各界预测美中贸易谈判即将达成共识之际,忽然猪羊变色,美国特朗普总统推文宣称,将于本周五(10日)对中国调高2,000亿美元货品的关税到25%,更威胁将针对剩余的3,000余亿美元货品纳入课关税范围。此举虽然符合特氏风格,但全球股市先应声而倒,后续效应更难预料。
美中关税战自去年6月开打,持续升温。目前为止,美方已经针对价值高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制造”产品课征额外关税,其中500亿美元的关税高达25%,后续加码的2,000亿美元产品先加征10%,原本预计在今年1月关税也要提高到25%。2,500亿美元约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一半,特朗普曾经威胁不排除将剩下的一半也纳入关税制裁范围,后因双方于启动谈判,特朗普先是宣布暂缓90天提高关税,后来又在3月2日到期时因谈判顺利而无限期缓涨,也不再提扩大课税范围一事。
由此观之,其实美国掀起关税战争,自始就跟谈判高度连结,谈判顺利时暂时停征,不顺时继续扩大,本是意料中之事。这次令各界跌破眼镜的原因,是迄今双方对外放话的内容,特别是过去几周以来美国财长对媒体的发言,都给外界谈判进展顺利、达成协议指日可待的感觉,因而忽然变调后放大了措手不及的感受。
昨日的反转,可能是基于二种情境考量。第一是谈判策略最后一击的运用,迫使北京在最后几项争议问题上让步;第二是谈判卡关严重,眼看近期无法谈完,或是内容平淡又无新意,与其被国内政敌攻击软弱,不如先下手争取“抗中硬汉”的掌声。此时此刻,北京一定也在消化及评估特朗普的真正用意,然而过去经验显示,这种“特式拳法”的功能,正在于虚幻难料,先哄抬再坠落,让不确定性的压力全部落在中方谈判代表身上,同时迫使对方犯错,因此上述情境或许都不是真正原因,也可能都是原因。
与其猜测让美国态度逆转的原因,不如回头检视美国的谈判要求。美国对中国的指控五花八门,但这次关税战争美方檄文的基础,在于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所规范的“外国不公平贸易措施”。这是一项授权美国总统采取必要措施,以迫使对方消除的立法。目前美国指控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包含违法的产业补贴、违法窃取智财权、科技与商业秘密、强制技术移转,以及透过不公平的系统性并购政策,取得美国的重要科技等。
美中关税之战,就是美国用关税制裁来迫使中方消除以上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作法;外界常谈的贸易逆差,反而只是不公平贸易的有害副产品,并非301关税战的谈判主因。换言之,美中贸易谈判的重点,从来不是贸易逆差,而在于产业补贴的退场、停止窃取智财权及技术等。
这次特朗普翻脸的具体原因尚不得而知,但从以上的问题本质可以看出,就算中方拿出数百亿美元要扩大对美采购、降低逆差,根本不是美国盘算的重点。美国去年11月底提出的检讨报告中已经指出,无论是违法补贴、窃取智财权还是技术移转,都还在持续进行中,没有改善的迹象,加上这些问题以口头承诺很容易,要转换成协议承诺却很艰钜,更需要时间来验证是否落实,已经可以预见美中谈判的巨大挑战。何况,美方提出的问题,中方未必都认同,而且若按美方要求而修改的冲击很大,中方也很难一次到位地满足美方期待。
无论如何,本周刘鹤领军的中国代表团,最终究竟是取消行程,还是如期赴华府谈判,将会是判断美中谈判后续走向的关键指标;若中方取消赴美则大事不妙,若是中国代表团继续依排定时间出发,或许尚有转圜余地。贸易战至今已经让很多企业吃不消,且就算这波谈判顺利,都可能只是阶段性休兵,如今又出此变化,企业加速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布局,可能已非选择题而是求生的基本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