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海腔新调
中国官员答问、官方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一固定词组:“有关部门”,但“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个部门,有时候却不好回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前天就碰到了这道难题。
本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升级对华加征关税,让中美贸易磋商陡生变数。面对这颗震撼弹,北京要如何回应?还要不要同美国继续谈?中国贸易代表是否还会按计划赴美磋商?外界急着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前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媒体逮住发言人努力想问个究竟。
面对记者群追猛“问”,发言人耿爽四次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最后有记者忍不住问到底:“请问我们到底该问哪个有关部门?”
耿爽当下回答:“有关部门当然就是有关的部门了。无关的就不能称为有关部门。 ”
我不在记者会现场,但可以想象,这番接近于绕口令的回答,大概会让提问的记者又好气又好笑,发言人是回答了问题,但记者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这经典的一幕昨天被观察者网、《环球时报》、长安街知事等微信公众号报道,也激起很多人纷纷关心起“有关部门”。有媒体同行提醒,“有关部门”在中国还有众多“同胞兄弟”,例如有关单位、相关部门、有关方面等等。
“有关部门”在中国确实是个高频词,只要涉及官方会议、批示、文件、报告,十有八九会出现“有关部门”。这个表述非常笼统,只知道是跟事情有关系的部门或组织,却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网上有人因此开玩笑称,“有关部门”是中国最神秘的部门。
还有媒体调侃,千万别小看“有关部门”,它可是中国最有担当的部门,每回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负面事件,“有关部门”一定挺身而出,誓言彻查、处理、追责、监督,总之会把事情负责到底。
从正面看,“有关部门”其实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许多问题可能同时牵扯到多个部门,在对外发布的信息中,逐一列举太冗长,以一个“有关部门”统称最干脆直接;遇到职能分工第一时间较难明确,或一时间无法准确指向责任部门的复杂问题,“有关部门”还能先“挡”一下。
有同行就曾碰过官方这样的回应:“有关部门会根据有关条例作出相关决定”,差点没让她把头发给抓光。
其实,“有关部门”并非中国独有,以前在新加坡跑新闻,官方就一些事件回应媒体询问时,也会出现“有关部门”,在英语里叫“relevant authorities”。不过,如果这个词组用得太频,难免让人感觉到敷衍的意味。这个含糊其辞的词组,让官方留下转圜空间,但遇到具体问题时,会不会变成说的是“有关”,实则“无责”,成为推托之辞?
在官方话语中,“有关部门”长期高频存在,多少透露出官方在公开决策过程、责任归属时的犹豫,行政部门可能清楚跟谁有关跟谁无关,但对外发布的信息缺少明确性和透明性,普通民众就只能瞎猜,有困难要解决、有问题要反映,可能连“有关部门”的门儿也找不到,更别指望能进行什么舆论监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前天搬出“有关部门”,也许有外人所不能体会的难言之隐。其实,经贸问题一般由商务部负责,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是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副总理刘鹤,因此“有关部门”必然包含商务部和国务院,应该没有什么不可启齿的,但依据中国的官场文化,指向其他部门也许不符合惯例,这也许是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的文化心理因素。
好在官方昨天正式宣布,中方代表团将在9日至10日访美,展开第11轮中美贸易磋商,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全面破局的担忧暂时可以缓一缓,急着要找“有关部门”询问的记者也算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