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输赢不在于人心
在简要概括舆论代理人的情况后,一个问题随即出现,亦即:怎么来评判代理人之战的成果?或者,不那么严谨地说,谁输谁赢?
信息操纵的要义,不在于说服所有人,重点在于巩固赞成者立场,同时又打击又拉拢,让自诩“理中客”的中间立场闭嘴,冻结后者的影响力,相当于围城打援的战术。
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样,舆论代理人之战不是是非之争,而是要数人头、论规模。所以,那种“公道自在人心”的乐观说法,在信息操纵中完全不起效,很可能只会沦为一种笑柄。
纵观刘强东案第二季舆论,各种型号、各种特征的代理人因为其媒体优势被征召,而它们作为提线木偶一般的存在,贯彻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即利用精心设定的信息碎片,引导舆论方向,影响大众按照它们的剧本来认识。
在整个信息操纵中,除了代理人按需投入战斗,Liu Jingyao的立场周边也凝聚了许多人,比如某些信息视野广阔的意见领袖,一些赞成女权立场的人士,以及表面中立实则上倾向于女生的大众媒体、评论员。
等到风波第二季进入衰减期、最终平息下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可能残酷的事实,在公众认知上刘强东与京东并没有输,Liu Jingyao也并没有赢。除了后者基于义愤与事理的支持者,在前者那里,拥护者刘强东与京东公司的基本盘并无明显变化。
这是一个让人略沮丧的结果,不过它也恰当地证明一个中国特色的现实:舆论无义战,信息操纵的强度与它的市场潜力一样大,舆论控制对一般人进行信息植入是一门活跃的大生意。
对那些形形色色的舆论代理人来说,信息操纵是生意,所以它腾挪在灰色地带,甚至不加掩饰地行动。它会根据受众的各种心态,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比如,对那些自诩理中客的人,它会给出部分事实,迎合所谓的理性。而对那些对洗脑没防备意识的,则用信息污染法进行认知与观念的再造,像电脑编程中擦去与写入那样简单。
与生意相对的是志业、是事业,但它很难突破障壁。一个原因,是时下的舆论场形势,情绪比事实吃香,站队比分析容易,新闻衰落而舆论僭越,使得探究真相比舆论调控困难百倍。二是,为了真相的行动,往往触犯禁忌,在规定时间、规定强度、规定范围内,一个真相各自表述,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这些裂隙与缺陷让信息操纵大有可为。
破除信息操纵的一个有效办法,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相信任何单方面陈述,而是接触尽可能多的信息,吸收所有呈现出来的事实面向,然后进行判断。显然,这种媒介素养不是一般人可以具备,更无法快速普及,信息操纵永远不缺“肉鸡”,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次舆论战中,刘强东和京东这边的代理人打法当然是信息环境下的“蛋”,非常直观地说明媒体格局、旨趣以及国人处境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在舆论代理人的对面,当Liu Jingyao的遭遇被提炼出充分的女权意蕴,催生与代理人阵营相抗衡的力量,并关联起行动时,窗口期就会被咔嚓一声关闭。
所以,无论是舆论代理人之战,还是为着真相的正义之战,都要面临并承受更高层级的信息调控之力。不管好与坏,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最大化,掌握时间就掌握了舆论。等到成败皆不那么尽兴时,舆论暴风之上飘扬的仍是中庸之道的大旗。但具体的爱与恨,却也能在舆论波涛中种下,反复遗忘,反复播种。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