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暮春的北京 何时不再漫天飞絮?

时间:2019-05-06 08: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蓟燕春秋

暮春的北京,本是花红柳绿好风景,但漫天飞舞的杨絮柳絮让人不胜其烦,那些体质比较敏感的市民和游人更是苦不堪言。人们不禁要问,偌大的帝都,为什么年年都奈何不了这小小的飞絮?

北京的飞絮主要来自这座城市里大量种植的杨树和柳树。杨树、柳树分雄株和雌株,飞絮都来自雌株。每年春天,雌株杨柳树会生长出很多小球,小球长大变圆后胀破,露出棉絮状的“絮”。这些“絮”就是种子,它们借助风力及昆虫被传播出去,完成繁衍。

据园林部门普查,北京各区有200万株杨柳树雌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3700万株的5.4%;五环内雌株杨、柳树也超过了28万棵,主要分布在朝阳、丰台、海淀三个区,集中于公园、河道、高速公路两侧、老旧小区等区域。

每年4月中下旬,只要连续三天的最高气温超过25摄氏度,加上空气干燥,天气晴朗,一棵杨树雌株刚刚成熟的蒴果就会裂开,露出里面紧紧簇拥在一起的白色绒毛。每棵雌株每年春天能长出30万至1500万枚杨絮。当风吹过,这些只比空气重一点的杨絮携带着芝麻大的种子,就会飘向空中,在大街小巷上下翻飞,形成壮观却让人难受的“飞雪”景象,时间长达20余天。

飞絮接触人的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眼睛红肿;若进入呼吸道,可能引发咳嗽和呼吸道水肿,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到春天,北京市医院门诊的接待人数都会激增,相关科室一个医生平均每天要接诊20至30个因为飞絮而过敏的病人。

同时,杨、柳絮还蓬松易燃,10平方米的杨柳絮,两秒钟就能燃烧一空。2017年5月1日,北京市蟹岛度假村突然起火,89辆电动大巴、16辆私家车化成灰烬。事后消防部门发现,停车场周边种着大量杨树、柳树,地面堆积着厚厚一层杨柳絮,火灾很可能是未熄灭的烟头引燃堆积的杨柳絮所致。

飞絮的危害这么大,为什么北京又有这么多的雌株杨树柳树?

这得从上世纪60、70年代说起。那时的北京饱受沙尘暴的困扰。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地区沙尘最严重,春季沙尘日数平均高达26天,60至80年代也有10到20天。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定北京是“世界沙漠化边缘城市”。

上世纪70年代,在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绿化祖国”的号召下,中国上下掀起了植树运动,北京还开展过轰轰烈烈的“人民绿化战争”。

不过,植树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是树苗的成活率不高。北京尝试过种植杨树、柳树、杉树、桉树、泡桐、马尾松等等,但选来选去,还是适合在北方生长的杨树和柳树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又快,而且价格便宜,自然成为北京绿化树种的首选。至于雌株杨柳树可能带来的飞絮烦恼,那个时候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经过多年的大力种树绿化,北京春天的沙尘日数大幅度减少,2010年后已下降到三天左右。但随着杨柳树的成长,飞絮的问题开始凸显。林业专家解释,杨柳科植物大多数要10几年后才会开花结果,现在北京的飞絮大多来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的杨柳树。

近些年来,北京开始采取种源控制、新优树种选育、疏枝修剪、高位嫁接、抑制花序形成等多种方法治理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定,自2015年起,在各项园林绿化工程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

有人质疑,治理飞絮有那么难吗?把那些雌株杨柳树砍了不就万事大吉了?

但“一砍了之”肯定不是个好主意。因为杨柳树一向是北京植被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作用远远大于飞絮的影响。林业专家测算,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如果大量伐除这些树木,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

2017年,北京市启动杨柳飞絮治理试验和示范工程,对北京市五环内杨柳雌株完成了普查定位。北京市园林部门官员对媒体表示,将采用更换树种、疏伐、修剪、打节育针、做变性手术等方法,综合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到2020年,全市杨柳飞絮将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有絮不成灾——也就是不会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造成很大的烦恼。

不过,从今年春天北京依然飞絮漫天的严重程度看,北京要在明年达到“飞絮不成灾”的治理目标,恐怕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赞一下
(10)
40%
赞一下
(15)
6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