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彬
不久前,中国大陆军机“越界”突破台海中线达10分钟,除了引起台湾总统蔡英文再度强硬的表态外,还引起美国国务院及美国在台协会的严重关切。
美国一直以来密切关注台湾局势的变化,充当两岸的平衡者与裁判者,反对双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两岸现状。尤其今年是美国《台湾关系法》签署40周年,意义不小。同时,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由于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以竞争为主轴,因此台湾的地位更是骤然上升。
从2016年特朗普与蔡英文的第一次通话以来,美国已经接连出台《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案》以及《亚洲再倡议保证法》等,或多或少均意在强化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或对台湾的支持。
不过,若从涉及内容来看,上述三项法案均未超过《台湾关系法》的规范内容,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六位跨党派参议员提出的《台湾保证法》草案,却有可能超越《台湾关系法》,并实质改变美国与台湾的关系。
《台湾保证法》草案主要在三个方面重申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即包括:一、在安全方面,支持台湾执行不对称防卫战略,呼吁台湾增加国防预算,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对台进行经常性的防卫武器移转,同时与台湾重启双边自由贸易会谈;二、支持台湾在联合国及其专门组织的有意义参与;三、要求美国行政部门检讨对台政策纲领,解除不合时宜的限制。
虽然从字面上看,该草案意在增强台湾应对中国大陆压力的能力,但从本质上,它是继承《台湾关系法》的本质,亦即维护美国在此区域的利益,保障美国在两岸关系、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无疑,面对中国大陆近几年的主动出击,美国必须扩张手中的牌。从《台湾关系法》到《台湾保证法》草案,就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其实,如果从最近一两年来美国军事力量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台海及南中国海地区,也就更加容易明白美国在此方面的考量。从这一层面上看,中国大陆军机突破台海中线,背后未必没有对美国与台湾关系升温的警告。
虽然《台湾保证法》草案尚未通过相关法律程序,最终是否能够成为新的法律取代《台湾关系法》,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台湾关系法》到《台湾保证法》相关主题内容的变化升级,背后的信号却值得思考。
自从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以及北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日渐坚定的决心可知,两岸关系已经明显产生变化,台海局势的改变已经成为必然。
尽管美国一再强调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台湾现状,但就现实而言,这种变化的趋势无可避免。因此,于美国而言重点不在于谁改变两岸关系现状,而是美国是否能够扮演平衡者、裁判者的角色。
基于中美关系的变化,由过去的合作为主,向竞争主轴转变,意味着美国在台海地区将难以像过去那样轻松应对中国大陆,美国要继续扮演裁判者的角色将难上加难。
在中国大陆、美国与台湾地区三者的关系中,过去一般认为这是不平等的三角关系,亦即以中美为主导,台湾相对弱势。但现在由于中美关系的变化,台湾内部执政者的变化,这种关系恐怕将从三角关系,逐步转变成两军对垒的局面。换句话说,要平衡来自大陆的压力,无论是台湾的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都只能依靠美国的力量,差别只是在程度上。当前蔡英文执掌台湾政治大权,几乎是毫无条件地倒向美国。
美国的印太战略显然也想借重于台湾。上述《台湾保证法》草案就明确台湾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当不平等的三角关系转变为双方对阵的局面时,台湾也将成为双方博弈的前哨阵地。
为此,美国强化对台军售或提高其防卫能力,也就不足为奇。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是否会无限增强台湾的实力,保证大陆无法统一台湾,两岸永远处于分离状态?如果不是无条件的,它的点在哪里?
知道这个点在哪里,也就知道两岸关系的极限在哪里。
美国显然不可能无条件、永久地支持台湾保持当前的分离状态。尽管美国的行政部门及政治人物在谈及台湾时,无不称赞肯定台湾对民主政治体制的贡献,但归根结底,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才是美国决策的最终落脚点。因此,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只可能基于美国利益来进行。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两岸三方不断提高在台湾问题上的筹码,台湾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后果可能难以想象。于台湾而言,如果台湾长期过度依赖于美国,一旦到达极限点,美国突然放弃继续支持台湾,北京对台湾的围堵策略将一夕达成。
虽然北京的围堵策略费时费劲,但能不断消耗、窒息台湾的能量。美国是当前台湾主要能够依靠的外力,只要该渠道畅通,台湾的空间就不至于完全消失。但如上面所言,达到三方平衡的极限之间,台湾最后的通气管道将彻底关闭,局势将在一夜之间翻转。
两岸关系的极限点在哪里?三方都必须换位思考,避免到达此极限时引发区域严重的变化。尤其是于台湾而言,以小博大的关键就在这其中。
作者是北京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