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昨天(4月3日)访美,展开新一轮中美贸易磋商。外媒报道,中美官员已解决大部分主要问题,接近达成贸易协议,但对于如何执行和落实协议仍未有共识。
坊间不乏论者以为,谈判最大障疑正在于设立“履行协议机制”,美方无法确保中方确切执行协议内容。这说法不如看上去那么顺理成章。
首先中国亦可发出同样疑问:如何确保美方不再随意以关税战威胁中国经济,或以司法战打击中国产业?尤其是华府确实是“边打边谈”,于谈判期间号召盟友抵制华为,并向加拿大提出引渡申请,决意以违反伊朗核协议为由,起诉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
更为要者,中国是主权国家,现在亦不是清末民国任由列强宰割的处境,没有可能任由外国派“顾问”监督本国内政。特别是中美这种对等大国,信任就签协议,不信任就拉倒,设立共同监督机制尚有可能,藉此回应舆论质疑,但讲到派员实地督察,如同清末英人赫德掌管海关,完全是天方夜谭。
中美角力属全方位结构问题
将“监管”视为谈判障碍,也是基于另一种误解,亦即将一纸贸易协议看得太重要,以为只需中美两国推出一份共同文件,双方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和解,天下太平。持此见者是过于认真看待文件效力,所以才存在双方如何互相监管的问题,彷佛贸易议题不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北京和华府没有其他争端,可以一成不变地维持均衡局面。
实则中美角力属于结构问题,症结在于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巨幅提升,于是开始寻求其政经体量所应得的领导地位,而另一边厢,部份美国政商精英掀起反华思潮,认为中国未有完全开放市场,按“西方模式”改造社会和政体,且以为北京有意建立另一个国际体系,抗衡以美国为首的二战后秩序,于是视之为头号战略对手。
签协议仅是重建互信第一步
贸易争议只是中美角力的其中一个战场,即使签订了协议,最好的预期亦只是标志双方重建互信的第一步,最差的预期就是下一波冲突前的少许缓冲。假如两国终究避免不过全方位角力,互相猜忌和冲突下陷入“新冷战”,那么拿着一份文件寻根究柢已是旁枝末节,“监管”有效与否更是没意思的问题。大概基于这种认识,中方应对一向是不愠不火,不任由对手牵着鼻子走。
单就贸易议题,中方立场仍是基于国家主席...去年博鳌讲话,表明中国会按自身需要扩大进口,开放重点产业如金融服务,而产业升级则属本国权利,不会随美方要求而放弃。综观其他争议如南海主权和一带一路,中国亦秉持同一态度,礼尚往来之余,也会对等还击,致令华府未至于狮子开大口,同时明白到中方对等谈判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