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抱怨“996工作制”,引发社会关注,也将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昨天(4月5日)在微博表示, 不相信这种抱怨会像一些西方人所希望的那样“产生政治意义”,形成对中国竞争力的“冲击”。
微博全文如下:
近日有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抱怨所谓“996工作制”,有的外媒挺兴奋的,把这看成或许“有前途”的中国新社会冲突。我觉得他们想多了。也觉得自己有必要说几句了。
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创业阶段的高科技公司,年轻的编程员们工作时间长,这是事实。它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最终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手段逐步解决。当工作时间长导致优秀人才纷纷离职时,大公司就要进行减少工作时长的反向竞争了。
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创业阶段高科技公司里工作时间长,这是世界性问题。我记得很清楚,十几年前我读到一篇描述美国硅谷的文章,说那里的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也高,那是硅谷的一种时代现象。
中国全社会的加班现象比较普遍,警察行业、部分其他公务员、媒体行业、的哥,都工作时间长。老胡本人的工作时间要比996更严重,我认识的有的公务员比我还惨。
不光中国大陆,东亚发达经济体都经历过很猛的加班潮,直到现在,在东亚的公司里,加班常常被视为“积极表现”,老板不走,很多员工不敢走。老胡去日本访问,陪同我的日本公务员和翻译我觉得比中国的公务员和翻译还要累。中国劳动法规定每周5天和40小时工作制,它的重点保护目标是产业工人以及各领域相对弱势的工作者,而且这种保护起到了作用。
高科技公司的编程员们有一定选择工作的能力。除了劳动法保护,他们还有辞去劳动时间长、工资不成比例工作的较大主动权。他们在与雇主的博弈中比产业工人和最基层的公务员要相对强势一些。
总体看,整个中国社会很勤劳,中国的现代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加班加出来的,这个阶段的中国人民做了比西方社会更大的付出。如果煽情一点说,中国现代化也是一个“心酸的故事”。不仅工作时间长,看看北京这种一线城市的周末吧,有多少人是真的很清闲地度过的?很多人的周末安排得满满的,北京街头周末的堵车程度并不比平时低,这是大家忙碌周末的缩影。
我支持中国社会做这样一种努力: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这个过程中要让平均劳动强度逐渐降下来,让大家多有一点休息时间,这个过程我相信会逐渐发生,包括一些人抱怨996,未必就没有积极的意义。
但我不相信这种抱怨会像一些西方人所希望的那样“产生政治意义”,形成对中国竞争力的“冲击”。中国年轻的精英们聪明能干,而且肯吃苦,让一些西方人挺怵头的。他们不希望与中国人开展“勤劳的竞赛”。他们的这个心态也可以理解哈。
总之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还是希望高科技公司要尽量安排好年轻雇员们的休息,增加他们的单位时间工作效率,他们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对公司长远发展无疑是积极的。今天的年轻人们总体上更注重个人权利和家庭生活,这也是一种时代潮流,各大公司应当注意跟上这种潮流。那样的话,它们的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这篇文章是老胡在一位环球时报正在外地休小长假的编辑帮助下写成的。占用编辑的休息时间,老胡觉得很愧疚。我们除了付加班费,还会让这样的打扰尽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