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事故不把防媒体的劲头用在防隐患上

时间:2019-03-24 09:1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据媒体报道,3月21日14点48分,位于江苏盐城市响水县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波及周边16家企业、居民区和幼儿园。央视的最新数据显示,事故已造成47人死亡(编者按:最新统计,截至23日上午已死亡64人)、90人重伤。目前事故相关人员均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单就伤亡人数来看,这次事故无疑是一起特别重大的安全事故了。47人死亡,他们或是丈夫,或是妻子,或是儿女。这意味着,就在昨天,这世间又多了47户破碎的家庭。生命的脆弱,就在于随时可能遭遇无法躲避的灾祸。为此,任何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守住生命安全的阀门。

安全总是与监管分不开的,监管越实锤、越细致,安全事故自然就会越少。从这个逻辑出发,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像响水这次如此重大的事故,其一定是与监管不力分不开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有报道显示,这次发生爆炸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曾多次因环保不达标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其负责人更因此而获刑入监。

如果说环境问题与安全无关,那么在2018年2月,该公司被当时的国家安监总局发出的督促整改函点名批评,并指出它存在13个安全隐患,包括构成二级重大危险源的苯罐区、甲醇罐区未设置罐根部紧急切断阀,无疑是证据确凿的安全问题。而事实上,据现有的信息判断,这次爆炸的原因很有可能就与此隐患有关。

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去年年底,盐城市委书记在响水调研期间,曾专门前往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视察,了解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而就在几天前,响水县领导还曾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多次强调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全面排查各类隐患。一家被多次通报处罚,甚至被国家安监总局挂名批评的企业,一年之后便因被点名的安全隐患发生了伤亡惨烈的爆炸,这说明了什么?

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巴掌,领导刚刚才重视过,就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果这还不能以监管无当,流于形式来解释,还有什么更合理的理由呢?而相比于管理安全的无招、无能,响水在防范监督上却有“独招”。

与这起爆炸的信息一起泛出水面的,就是一篇名为《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全力做好舆论引导——响水“11·27”事故新闻协调工作的主要做法》奇文在网络上的流转。据称是出自当地的宣传部门,里面详细记录了当地政府如何在2007年爆炸事件发生之后,阻挠全国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的“先进经验”。

2007年11月27日,响水县发生过一起类似的大爆炸,该显一家化工企业,在重氮盐出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几十人受伤。爆炸事故后,当地对所有来响水采访的记者严格盯梢。对此,该奇文不无自豪地描述说:“在事故第一现场,我们派驻的人员和化工集中区抽调的同志一起,昼夜巡逻,严防死守,坚决劝阻记者私自采访。期间,有3批记者试图翻越联化围墙,深入现场采访,被巡逻组及时发现,当即劝离现场。”

这篇奇文的真伪还无法判断,但其所谈到的“防控记者”的经验则得到了《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润文的印证。李润文在一篇谈“响水经验”的文章里讲述,2007年11月29日,爆发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了一套禁止记者采访的应急预案,不惜采用武力威胁,软禁记者,重金收买、色相利诱等方式收买记者,阻挠采访。他本人在采访时就遭遇了当地官员安排浓妆艳抹女子为其按摩的情形,但遭其拒绝。

事故发生了,想的不是第一时间如实的披露灾情,不是集中精力做善后工作,不是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检讨安全工作中可能存在问题,而是挖空心思地防控、阻扰前来采访的媒体,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或许在响水某些领导看来,把问题捂住了,就安全了,但这无异于掩耳盗铃。没有真相,何来教训?没有教训,何来防范?太多的教训提醒我们,又一次的灾难往往就发生在这样虚假的“一团和气、岁月静好”之中。

救护还在继续,追责也必须进行,对此我们不能再轻描淡写了。
 

作者:张炳剑(钱江晚报评论员)来源:钱江晚报

赞一下
(58)
98.3%
赞一下
(1)
1.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