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彬:大陆两岸政策立场的改变

时间:2019-03-23 08:0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郑伟彬

针对中国大陆国家主席...提出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台湾领导人蔡英文近日召开“国安会议”,摆出大阵仗反制,提出了七项指导纲领。但仔细看看这七项纲领,更多只是限制台湾内部人员与大陆的往来,而非反制大陆的两制台湾方案。这是一种失败者的筑穴方案,恐怕出台再多的纲领也无用。

当前,中国大陆的两制台湾方案并未出炉。究竟与香港的一国两制有何区别,如何实现与台湾内部人士的协商,都是未知数。蔡英文如此急冲冲地出台反制纲领,牛头不对马嘴。更何况,就现在来看,这种完全是固步自封,自我设限的方式,恐怕更不利于台湾的未来。这类方式,几乎是近些年来台湾政党一直在做的事。不只是民进党,还包括国民党。在两岸关系论述上,一直未能有所突破,这也是台湾空间日渐狭小的原因之一。

以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不久前提出的和平协议为例,为何马英九2008年时抛出该议题,尚且能获得时任中国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回应,但此时吴敦义再抛出该议题,却未见大陆有任何反应?一是和平协议此时对大陆而言,其效用已大不如前。二是不仅两岸之间在此议题上缺乏核心共识,同时更因为台湾内部亦对此缺乏共识。类似的议题只能空转,难以解决任何问题。不能对症下药,这是台湾政党的通病。

在不恰当的时间提出不合时宜的两岸论述,除了在台湾内部空耗,引发政党间的口水战之外,没有实质效用。同时,这也反映了台湾政党对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缺乏正常的认识,或是由于其他种种顾虑,而无法抛出精准的议题。

大陆对台政策,在这些年间发生了什么重要的变化?以前一直诉诸于“九二共识”,而现在则转向了“两制台湾”。这其中的重大变化,就是对“一中”的确认,不再模糊化;明确北京与台北,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两岸的终极未来,就是统一。过去,国民党以“一中各表”作为论述,尝试平等化双边关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含“不统”的选项。

虽然在2016年,曾作为国民党总统选举候选人的洪秀柱曾提出“一中同表”这样进步的论述,但结果却由于内部种种牵制与台湾内部环境的不友好,最终导致其中途被迫退选。“一中同表”的论述,也退回到“一中各表”的轨道上。

为何“一中同表”比“一中各表”更进步?原因就在于,前者肯定两岸同属“一中”,并且这“一中”是要建立在共识的,彼此都认可的,而其指向的也就是未来两岸必然统一。对于台湾更重要的是,关键的“一中共识”可以两边来谈判确定。而后者则不然,虽然都认可“一中”,但内涵各自表述,未来双方能否达成共识是个未知数。一旦未来不可知,则可能导致两岸永远处于分离状态,无法统一。这也是北京对部分国民党人不放心的原因。虽然不是“台独”,却可能走向“华独”。

总的来说,虽然“一中各表”在两岸分歧较大,缺乏实质性对话的时期,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但在当前两岸关系交流频繁,而对话非不可为的情况下,仍然要继续各说各话,不在核心问题上取得共识,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一中各表”的局限性也就明显了。

所以,大陆保持高压,明确两岸彼此关系,不给台湾留下任何“独立”的可能性,也就是必然。这既与民进党一直试图推动“台独”有关,也与两岸关系无法与时俱进,不断聚同去异有关。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两岸之间,本有可能以较为平等的身份缔造基础条约,逐步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最终逐渐变得不可能。

这些年来,台湾一直空耗自身实力,限缩自我发展空间,必然只能导致大陆无视台湾想法,而将其方案强加于台湾。如果台湾有能力反制,自然还有转圜的余地。但看看年初自“习五点”发表以来,虽然蔡英文及民进党不断升高两岸对立风险,但其能凭借的,只是借助美日媒体,呼吁建立“日台安保关系”,或是请求外国军事力量在台湾遭遇大陆攻击时予以协助。这样真的有效吗?

如果台湾内部未来不能达成共识,应对大陆压力,台湾错失的机会只会更多。此时此刻,大陆的“两制台湾”方案尚未出台,如何能在台湾已经对香港“一国两制”方案较为敏感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台湾公众的认可,是大陆“两制台湾”方案成功的前提。这也意味着台湾政党仍有空间作为。

诸如“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的台湾人民决定”的说法,虽然很政治正确,但在北京看来无异于给台湾一个“独立”的选项。对台湾来说,更像是因小失大。面对体量越来越大的大陆,台湾更需要灵活变通。台湾内部要先建立起共识,两岸之上才能进一步有共识。“九二共识”已经消失,若无新共识,两岸未来只有破局。

作者是北京自由撰稿人

赞一下
(21)
67.7%
赞一下
(10)
32.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