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这份报告可被看作欧盟对华积年不满的一次总爆发,但现在就认定其为对华“宣战书”为时过早,言过其实。
3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中战略前景》,认定“中国有成为全球领先大国的壮志,不可以再被视为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承担更多责任,应该把要推行的改革转换成政策和行动。”
在该认知基础上,该报告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强,欧盟应对华关系“再平衡”。欧盟承认中国依然是合作伙伴,但在科技领域则是经济竞争者,在治理模式领域则是“全面对手”(systemic rival)。显然,参照此前美国于2017年底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做法,欧盟的立场在向美国靠拢。
对此,中文舆论哗然。有不少评论认为,欧盟终于抛下了“伪装”,图穷匕见。或认为美国已经成功“统战”欧盟,使其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遏制中国。甚至更夸张的说法是:这既是欧盟递给美国的“投名状”,也是对中国的“宣战书”。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笔者所熟悉的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尤其是一些长期关注欧洲、跟踪中欧、美欧关系的资深学者,他们反应非常淡定。这种淡定在笔者看来是不难理解的。回溯最近一年多来中国欧洲研究界发表的文章、报告,以及笔者所参加的会议、论坛,事实上,这份《欧中战略前景》报告中所认定的所谓“事实”、提出的对华指责、以及提供给欧盟的“政策建议”,很早就被中国的欧洲研究者们所预先研判,并相应地在其论述中给出中方政策建议。所以,《欧中战略前景》中一些在媒体看来似乎“耸人听闻”、“出大事了”的观点,在学术界、欧洲研究界,不过是老生常谈,或者说是欧盟对中国存在已久的“老积怨”,在中美贸易战处于最微妙的时机——征税大棒被再度推迟,但中美领导人峰会还在观望,不确定性因素高企——以一种看似突兀却又处处都在情理之中的形式爆发。
在2018年末,一位笔者熟悉的欧洲问题权威专家曾谈到,根据他们的对欧密集调研的结果看,此前中美贸易战初起时中国人幻想的“联欧抗美”策略,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欧洲人巴不得借美国之手在技术转让、市场份额争夺、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以及所谓的“中国借‘一带一路’与中东欧国家合作,阴谋‘分裂欧盟’”等问题上狠狠教训一下中国人。过去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欧盟即便对此不满,也没有如此公开而集中地表露。而今天,“蛮牛”特朗普终于让他们如愿以偿了。所以,这份报告可以被看作欧盟对华,尤其在经贸、科技、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积年不满、怨恨的一次总爆发。
但另一方面,鉴于当前中欧关系的现状,以及报告中有关中欧依然为“合作伙伴”的表述,尤其是中欧间并不存在关键的战略与安全矛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笔者认为,现在就将其认定为对华“宣战书”显然为时过早,言过其实。
至于说这是欧盟对美国递送的某种“投名状”,笔者以为,这一成分应该是有的,但不一定是主要原因。美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战略矛盾、安全冲突——在这个层面,北约很好地充当了跨大西洋的桥梁,将美欧作为亲密盟友统合在一起。但在经贸、环境、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美欧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和矛盾。这一点在特朗普上台后被急剧放大。无论欧盟在决策过程中是否有意为之,该报告的政策指向,客观上将起到一定程度上拉近美欧距离、弥合分歧的作用。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句现实主义的古训并未过时。
但更重要的,欧盟应该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谋求在一个他们可能认为对己方相对有利的机遇窗口——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期——打一张“反常牌”,不仅把此前多年积累的矛盾加以解决,同时也在即将到来的中国高层访欧议程中平添一定的优势。从这个角度讲,这份报告倒确实有几分“敲竹杠”的意味。
中国以“礼仪之邦”自居,每逢重要外国领导人访华,一般都会在媒体上“营造热烈友好的氛围”,作为待客之礼。这种做法在西方国家也不是没有,但近两年来美国的特朗普似乎身体力行,推行某种外交礼仪上的“新常态”——笔者姑且称之为“杀威棒外交”。这一点和特朗普早年经商生涯惯用的“漫天要价以压制对方气势和期望”手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只不过运用在商业和政治两个不同的领域。在与对手国的外交谈判中,为了获得更多实际利益,他不会刻意去营造“友好氛围”,甚至会故意设置难题、引入破坏友好氛围的额外议题,从而形成自己手中的“筹码”。
过去中国与欧盟的交往中,这样的场景似乎并不多见。但这一次,欧盟的行为显然非常“特朗普”(Trumpian Style)。正如特朗普在阐述他这一招的使用要诀那样——事先预估出对方对自己存在一定的刚需(what they simply can’t do without,参见Donald J. Trump, The Art of the Deal, The Random House, first edition, 1987. pp. 53 & 58.)——此刻的欧盟或许也预估到,面对不确定的贸易战“休战期”和不确定的下一次中美首脑会晤,中方一定对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盟的背书存在无可替代的“刚需”。如果没有这样的底气,欧盟可能不大会在这个节骨眼抛出这样的报告。
对此,中国会束手就范吗?不妨继续观察、研判。
(注: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