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30年最慢 稳就业成中国优先目标

时间:2019-03-06 09: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对外围评估趋向审慎,强调做好打硬仗准备,惟未有影响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大方向,报告不再提“中国制造2025”,不代表放慢产业升级转型步伐,长三角一体化编制发展规划纲要,尤其值得粤港澳三地留意。内地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降至6%至6.5%,属30年最低,然而仍属可观数字,当局大幅减税降费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更比预期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央以保就业、促改革、稳增长为基调,只要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对本港经济相信可起重要支持作用。

外围形势评估趋审慎   就业优先纳宏观政策

这次工作报告有关港澳的章节,未有太过出乎意料之处。报告提到全力支持港澳把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都是预料之内的说话。去年报告未有提及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字眼,惹来不少揣测,今年报告重现相关字眼,然而过去两年均有出现的“推进民主”字眼未见重提,又引来新的议论。观乎近年工作报告有关港澳的章节,表述都较为概括,正如报告未有提及港独,不代表中央红线有所放松;报告之前两年有提“推进民主”,也不代表政改列入特区政府工作日程之内。对于工作报告的解读,除了留意遣词用字,亦须着眼总体形势。

去年人大政协会议,外界焦点都落在“...新时代”和修宪等政治议题。相比之下,今年的焦点则是经济议题。去年工作报告对外围形势的评估偏向乐观,认为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可是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却令形势逆转,不仅中美经济同受影响,就连全球经济亦受拖累,德国更几乎出现经济衰退。今年工作报告的研判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风险上升,形势截然不同。虽然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不过随着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中央为了应付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显然也在调整策略,一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边深化改革追求高质量发展。

内地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至6.5%,是自19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最低的增长速度,然而放诸世界,这仍然是很可观的数字,况且当前中国所追求的是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新动能,发展的质量比起经济增速更为重要。尽管今年报告未有提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战略,是2015年以来首次,不过报告仍然强调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政府肩负的角色,是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减少经济转型所带来的阵痛,诸如传统产业走向式微所引致的失业问题。

去年7月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大目标,稳就业成为“六稳”之首,比起稳金融防风险以及其余4个稳增长目标排得更前,反映中央认为有需要因应外围形势和内部需要,做好万全准备,这次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亦是由此而来。虽然报告未有阐述“就业优先政策”,然而内地官方智库指出,过去10年内地失业率约为5%,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不似预期,失业率“显着”高于5%,当局就需要使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工具。

工作报告另一重点,是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约2万亿元,若计及去年个人所得税调整,这两年内地减税降费力度,比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规模减税,一点也不逊色。这次减税降费,既是中央应付经济下行压力的“积极财政政策”手段,亦是支持民企和创新产业的措施。工作报告提到,“减税降费”重点是降低制造业和中小企税收负担,当局将致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某程度也是以行动反驳“国进民退”之说。当然,减税降费总要有人埋单,报告提到中央会开源节流,增加央企上缴利润,地方政府亦要过紧日子,设法筹集资金。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会否加剧,需要密切留意。今年报告没有重提“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内房股随即急升。地方政府是否可以放宽遏抑房价措施帮补收入,亦是一个需要留意的课题。

长三角编制规划纲要   大湾区建设难叹慢板

中美贸易谈判进入最后直路,达成协议固然皆大欢喜,惟亦无法排除节外生枝。从消极角度看,工作报告反映中央认为有需要为经济多做应变准备,不过从积极角度看,中央手上显然有很多政策工具应付难关,这对于稳定内地以至本港经济形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官员来说,报告另一值得留意之处,是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纲要。虽然长三角的发展定位跟粤港澳大湾区颇有不同,然而两者难免会被拿来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有加快速度的压力。

赞一下
(3)
60%
赞一下
(2)
4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