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评论:中美5G竞争的未来路线图

时间:2019-03-04 09:5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美在5G竞争若是公开透明,无疑可形成交替领跑式的“螺旋式簇拥”上升,但若竞争演变为恶意围堵,那就是对整个产业的破坏和打击。

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拱手让出未来十五年间高达12.3万亿美元的全球5G市场。硝烟四起的5G战场上,中国、美国、韩国、欧洲为首的四大阵营竞争已达到白热化,随着5G标准、测试、实际部署的日益完善,竞争已趋于“短兵相接”的境地。如果说中美贸易战的交锋中,5G的竞争可能还算是一条暗线的话;美国总统特朗普急迫地在推特留言疾呼美国5G技术的落后,则彻底凸显了美国在5G市场的焦虑。中美5G哪家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的不是贸易战输赢,而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胜败。

贸易战硝烟中的5G是大国博弈的胜负手

在中美两国正在为“301调查”在各个场合唇枪舌剑之时,5G作为话题浮上水面来源于中兴通讯遭到的天价制裁。在此之后,美国以贸易争端明面上施压中国,潜在的目标剑指中国科技发展。美国情报部门告诫美国人不要购买华为制造的智能手机、中兴通讯被禁止使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直到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被捕,彻底点燃了民族情绪。

美国善于制造贸易摩擦,用“301”的大棒反复试压。在过去长达三十年的美日贸易战里,这套杀威棒屡试不爽。二战后,日本大量引进美国技术并加以改良而生产的产品更具有生产力,在汽车、家电、相机等领域占有了更高的市场份额。知识产权争端就成为急剧杀伤性的武器。由于日本缺乏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在贸易摩擦中节节败退。同时痛定思疼,大量投入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历史的不相似之处在于,中美贸易战打响的这一刻,美国无法采用“301”打击中国的5G技术。

华为等已经是世界领先的通讯设备供应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全套5G技术。中美同时意识到,5G的争端,成为了贸易战甚至大国博弈的胜负手。

中美5G形成打劫局面,技术“硬核”即是先手

谈到中美5G实力的竞争,技术本身的“硬核”对比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正所谓“根基不稳,大厦不牢”。技术本身的构成也是多维度、多视角的。5G的“硬核”涵盖了无线电频谱(无线信道)、核心专利和5G芯片。

在无线电频谱(无线信道)方面,中美两国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分配方式。国内频谱由工信部划拨,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全国范围内5G无线信道中低频段的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资格;而美国频谱是采用纯市场化的拍卖或者商业并购方式。典型案例就是Verizon通过两次并购获得全美76%的28GHz频谱。中美的频谱资源分配上一个是政府主导为主,一个是纯市场化竞争方式,抛开方式的合理性不谈,单从效果和效率上看并无明显的孰优孰劣。

核心专利的争夺毫无疑问是这场“军备竞赛”中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一场“加一减一”的游戏。

从专利的贡献方来看,通信设备制造商、芯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均在其列,从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官方数据来看,5G NR领域华为、爱立信、三星分别以29%、22%、20%的专利占有比例位居Tier 1,其次是夏普、英特尔、和LG,在新核心网领域,华为更是以77%的绝对优势占据榜首,但仅凭如此就宣判华为胜出,可能还为时尚早。

美国高通虽专利数量上无明显优势,但在5G基带和控制上的专利质量优势突出,高通在这个领域的必要标准专利相比华为等中国厂商手中的较高比例非必要专利(即在5G独立或非独立组网中,可被绕过)存在“质”的优势,所以高通在5G手机市场,不管是针对单模或者多模手机可收取价格高昂的专利费用。

5G通信其实是集计算、存储、传输为一体的,不管在基站、终端和其他很多设备中,都需要芯片,且5G芯片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在芯片技术能力和积累上中美存在一定差距。大致梳理一下“5G芯片家族族谱”,我们发现核心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计算、存储芯片,基站与众多设备需要专用的管理、控制芯片,智能手机终端需要计算、基带和存储芯片。

未来随着5G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充分融合,感应芯片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其中,计算芯片基本有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专用芯片领域属于百花齐放,各有所长,中美并无谁有绝对话语权。

智能手机使用的芯片在4G时代,苹果、华为、三星都研制了自己的4G芯片,然而到了5G时代,格局迥然不同,苹果与三星可能都会选择高通,而独有华为坚持走自研的道路。

在技术硬核的道路上,中美差距其实不大,我们也不能因为5G通信标准花落中国这样的事情而骄傲自满,从而放慢努力的脚步。回顾通信网络的历史,在2G时代,我们知之甚微;在3G时代,我们迈开了追赶的步伐;在4G时代,我们开始希望可以扮演主角;而在5G时代,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更应该寻求用研发形成的硬核能力引领时代发展。

赞一下
(8)
72.7%
赞一下
(3)
27.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