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体制创新香港应有自信心

时间:2019-02-19 07: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本周终将揭盅,从之前中央和广东省官员的评论看,建设大湾区属国家战略,目的是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一国两制”的实践创新。纲要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相信香港在未来大湾区的作用不止于是金融、创科中心,与广东也不仅限于人流、物流和资金的流动,而是应对国家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再作贡献,同时应以积极心态,因应香港本土经济环境和生活形态的嬗变。

内地改革机制创新 珠三角看齐港优势

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有5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但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讲,大湾区最贴身的感受恐怕就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就是愈来愈多的内地游客。有人担心粤港边界从此模糊,“一国两制”会受到冲击,甚至简单地认为大湾区就是逼港人北上定居,或香港的角色就是发展金融、创科,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回顾香港与国家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关系,盱衡国际国内的局势演变,展望大湾区未来发展路向,上述看法,不是有所误解,就是过于简单。

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上月受访时称,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效便捷流通。因此,要注重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敢闯敢试,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敢闯敢试”,都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常用语。所谓“创新”,应不是指改变港澳的既有制度,而是指内地改革的体制。...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对港澳提出4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希望,一是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二是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四是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其中“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参与国家治理实践”,为“制度创新”和““敢闯敢试”作了最佳注脚。

张晓明在论述港澳的优势时,列举了“市场经济成熟、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法治公认度高、科研力量比较强”等多项,这意味香港的这些优势未来不仅不能削弱,还应该成为大湾区的标杆。既然“信息流”高效便捷流通是大湾区的标准配置,港人最感不便的网络封锁能否率先放松,令人期待。今年广东两会,已有政协委员倡议在大湾区设立“互联网特区”。

750万市场变7000万 宜主动规划早因应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还仅是内地经济边陲地带的话,今日大湾区涵盖的珠三角地区,已是执全中国牛耳的经济重镇。在2018年内地百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行榜中,大湾区内广东9市除肇庆之外,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悉数上榜,其中深圳、广州分列第三、第四位。无论科技创新还是进口贸易,都在全国举足轻重,显示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绝非一般的区域发展战略,而是有着更深远的考量。在中美角力的国际背景下,以“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发展,突破有形无形的封锁,对国家来说,既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内地改革开放40年来,香港经验发挥了巨大作用,内地的股市和地产市场的发展,北上港人都功不可没。时至今日,“按揭”、“企稳”等香港楼股术语已成为内地市场的标准用词,更不用说如“的士”、“埋单”、“T恤”、“超市”等港式粤语词汇,随香港文化北伐,成为内地家喻户晓的日常用语。在属于粤语区的珠三角地区,香港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厚。因此,今天港人面对大湾区,更不应妄自菲薄,更应该充满自信。

当然,时代在变,香港亦不可能一成不变。在制度和体制方面贡献国家的同时,本地的生活形态也面临转变。从内地去年9月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以来,4个月内已有近10万港人申领了内地居住证。当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实现时,香港的市场规模不再是面对750万人,而是面对至少7000万人。当市民享受高铁和大桥的便捷,在数小时内抵达桂林、张家界等风景名胜的同时,也要准备好习惯节假日大湾区的内地游客前来饮杯茶、食个包,行山游水。作为特区政府,更要早作规划,因应这种新的旅游生态,尽量避免对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冲击。重要的是,香港不应被动地等待被融合、被规划,而应主动参与规划,主动去影响毗邻的珠三角乃至内地其他地方,这才是香港迎接大湾区应有的健康心态。

赞一下
(5)
83.3%
赞一下
(1)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