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国学术与权力 如何摆脱暧昧?

时间:2019-02-15 09: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历史显示,中国是迟至改革开放以后,即1981年1月1日才实施了第一部教育和科学事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之后才开始有本国培养的博士。1983年5月,中国第一批博士共18人一同获颁博士证书,在当年这可是件历史性的大事,不但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获党和国家领导接见,《人民日报》还刊载新闻报道,随文附上18名博士的头像照片和简历。

别误会,这18名博士的论文绝不是仅用了两年就赶出来,反之,他们有的人钻研学问多年,例如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马中骐早在1964年就考上北大物理系研究生,但学术生涯两次因政治动荡打断,文革后还一度因年龄超标而被阻于研究生报名之外,几经波折才戴上了博士帽。

中国在1977年恢复中断了12年的研究生教育,但是当年没有建立学位制度,所以研究生也没有硕、博之分,首批博士入学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能拿到学位。那是文革刚结束,中国人才严重青黄不接、百废待兴的年头,国家领导、学界都深刻认识到人才的战略意义,中国的学制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培养博士也明确强调要重视其业务能力高于“讲政治”。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今天全中国的博士人口高达数十万,增长率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GDP增速更猛烈,中国媒体甚至用“学历大跃进”来形容,但其中真心研究学问的比率达到多少?答案可能让人内心发毛。从实际效果看,中国科学与人文领域不乏成果,早几年还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但原创成果占比有多高?中国企业是不是仍要依赖外来核心技术?与此同时,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名人学术不端的丑闻层出不穷,还有博士生被导师当廉价劳工、甚至“奴隶”,导致博士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所闻。综合起来,中国的博士教育给人的印象是鱼龙混杂,博士生自杀揭露了学问受权力污染的斑斑血泪。

中国现在有多少博士?有网民根据统计局的两组数字做粗略估计,估算人数约在70万到80万之间。笔者核对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时公布的官方数字,当时中国累计培养的博士已有33万5000人,再根据教育部官网统计,2016年中国共招收博士生7万7000人。综合上述几个讯息,中国现有七八十万博士,每年“新增”约7万名博士,数字应该大致不错。

这些努力攀登学问巅峰的大队人马中,肯定有人是对钻研学问心向往之,愿意付出青春、甚至穷一生之力探索宇宙与人生的真相,但更多人是为了实际利益、为了求职、求仕、甚至求权力读博。研究生课程扩招、用人单位把招聘标准线提高到硕士或以上,这是读研人士增长的一大原因。此外,还有部分官员热衷在职读博士,目的是博个“学者型官员”美名,还能增加官场竞争的筹码。在此之外,更有社会各界人士,把“博士身份”看成为自己增添身价的装饰物,他们自称为“博士”,为此洋洋得意,内心却把博士学位鄙视为极廉价的工具,以权力或名气交易来取得。最近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被抖出从硕士到博士论文都涉嫌抄袭的所谓“学霸”演员翟天临,就是最后一类例子,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应该说,“假博士”东西方都有,但这个新闻在中国更容易刺激读者神经,一则教育在东方社会一直有神圣的地位,教育公平又被东方社会视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平等。然而,中国的学术偏偏又是极容易被权力、被利益污染的一个领域,归根究底,这与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学术的独立价值与空间不足有关。

古人有云,学而优则仕,暗喻着“学”是通往“仕”的重要途径。古代文人相信,学术要为实现家国理想所用,转换到现实中,学术成了体制的一部分或延伸部分。不论是有权者或者学术人员本身,潜意识都难摆脱将学术视为权力依附物的心理,权力也克制不了将学问纳入“帐下”的冲动,“钱学”与“权学”交易多种多样,像翟天临的所为是其中较为恶劣的一类例子。

回想起来,在1980年代百废待兴之时,人们更能专心钻研学问,在各种资源丰沛起来后,学术的独立价值与空间反而岌岌可危。中国的学术能否摆脱跟权力的暧昧关系?答案或许是要树立“为学问而学问”的价值观,肯定学术的独立价值与空间。今年是中国五四运动百年,此时反思五四运动带给中国的科学主义、个性解放与独立思想,更深感启蒙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赞一下
(59)
93.7%
赞一下
(4)
6.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