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流浪地球》末世危机中的中国狂欢

时间:2019-02-13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途京拾趣

中国今年春节最火爆的贺岁片一点都不“喜庆”,而是大半部影片都笼罩着愁云惨雾的《流浪地球》。尽管末日危机的题材黑暗了点,却无阻大批中国民众在春节期间买票捧场,影片票房截至昨天已冲破24亿元人民币(约4.8亿新元)大关。

今年春节,我在新加坡看了成龙主演的奇幻风贺岁片《神探蒲松龄》,闷得全程打瞌睡,返京后为弥补遗憾买票捧场看《流浪地球》,方能理解为何这才是春节票房最火的中国片:它披着好莱坞式特技外衣,讲述的却是中国视角的太空探险故事;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

作为科幻片与灾难片的综合体,《流浪地球》讲述人类为自救而将地球带到太阳系外的故事,叙述主体与角度都从中国团队出发,没有嬉笑怒骂的欢乐场面,倒是能提振士气和民族自豪感,这或许才是时下主流贺岁片的关键要素。

说《流浪地球》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狂欢并不为过。除了票房势如破竹,影片也激起中国国产科幻片实现巨大突破,乃至中国航天发展与国家实力崛起的大量讨论。甚至有观众形容,《流浪地球》冲淡了中美贸易战的阴霾与晦气,在当下中美博弈拉锯的艰难时期,确为观众提供了一剂强心针。

一些网友如此将影片情节与中美博弈的枝节对号入座:影片中没有美国太空人踪影,是刻意排挤美国元素的安排;“反派”太空机器人moss要求放弃地球,是隐喻美国放弃国际规则;扮演中国航天员的吴京与俄罗斯队友一起救地球,是中俄关系蜜月期的再现等等。

上述虽然是天马行空的过度解读,但确实,中美贸易战开打这大半年来,中国科技实力一些短板暴露,中国科技发展在国际上更步步被围堵。在这个节点上,一部关于中国航天团队主导拯救地球行动的影片,想必还是能发挥不小的精神提振作用。

过去一周,《流浪地球》引发不少关于中国科幻片终于等到“出头天”的讨论,不仅是电影技术的突破,也包括影片“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的传播。不少中国媒体分析,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但我想,即使拯救地球的精神与形式不同,《流浪地球》表达的大国野心和价值观输出的宏愿,始终还是相近的。影片最后高潮部分令人印象深刻: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的最后关头,中国拯救队女孩感性疾呼各界协同努力不放弃,多国队伍随即被感召掉回头继续拯救工作。

全球总动员是必须,但中国拯救队对于自身扮演的引领、倡导和担当者角色定位,这一点还是明确的,或许也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之一。

和《厉害了我的国》这类大剌剌吹捧民族主义的影片相比,《流浪地球》精致委婉得多,但电影红是非多,舆论也不乏对《流浪地球》剧情不够扎实、科学原理出错、意识形态包袱过重的批评。但个人觉得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特效技术到位并娱乐性高的电影,而要在尺度日益紧缩的环境中拍出契合主旋律又可看的影片,实属不易。

春节就快结束,跳脱电影院的幻想空间,《流浪地球》的狂欢退潮后,中美本周还要在北京进行另一轮高级别磋商,中美贸易战“停火”期限也进入倒计时。全球合作的基调在影片中政治正确也起着提振作用,但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在现实中还有各种严峻难题待解,各方都在观望,难度说不定不亚于抱团拯救地球。

赞一下
(44)
75.9%
赞一下
(14)
24.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