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只要继续维系着“我还存在”的政治地位,其“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日子,未必会是那么长远。(法新社档案照)
在去年马来西亚509大选里,执政多年的国阵阴沟里翻船,必须把政权拱手让给组成不久的希望联盟之前,我曾撰文指出,当时的首相纳吉对选战结果还是信心满满,而他胜选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决心。
我在选后分析指出,纳吉自己的“决心”在当时肯定是有的,国阵几乎在全国各地的海报、标语牌、大型布告板等,皆印纳吉的照片,无论是位置、形状、大小等,许多时候比当地的国阵候选人的形象宣传,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也令到国阵的整个竞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个人化或“纳吉化”。
纳吉509的主要大选策略,一方面是复制之前2013年505大选的选举手法,即主打当时还算良好的纳吉个人形象。相比于形象已因贪腐无能而一落千丈的国阵,敦促选民“投国阵一票等于投对纳吉的信任票”,基本还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即便席位有所减少,但还保住了国阵政权;另一方面,则成功分化反对党阵营,导致伊斯兰党分裂了出来,与纳吉的巫统携手合作,在马来选民比率显著的选区里派员上阵,试图分散反对党阵营的选票。在马国各单一选区里“票最高者赢”的选举制度下,国阵(主要是巫统)长期以来在这些选区里拥有30%至40%的铁票,因此当可至少以微差票数击败希盟的候选人。
但纳吉的509大选策略,却忽略了两个互有关联的、与原意有所对冲的因素。其一,纳吉在2018年的形象,与2013年时已然大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爆发的有关一马公司的环球资产转移丑闻,在选民看来,多多少少都牵涉到纳吉,所以到了509前,许多选民大为不满的政治对象,也包括纳吉自身。
但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纳吉若不是真的像“皇帝的新衣”般看不到这个大势所趋,就是当时围绕着他提供意见的整个政治顾问团队,只会阿谀奉承地说好话,没把坏消息传达给他。而国阵整个独尊纳吉的509大选策略,令到许多看在眼里的候选人无心恋战,深恐被一马公司丑闻牵连,而与纳吉保持若即若离的选战关系。
其二,在希盟的大力宣导之下,在509前一些马来裔选民开始有了“投国阵一票等于赞同一马公司丑闻”的想法,但他们还是不想把票投给尤其被保守派乡区马来裔选民视为离经叛道、不会维护马来族选民特权与利益的希盟候选人。
在难以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好一些马来裔选民选择把票投给他们认为至少还会竭力维护他们的宗教权益的伊斯兰党。这一来,509大选就产生了微妙的选举结果,因为伊斯兰党最终所分裂出的支持票,不只是希盟的选票,还包括一部分国阵(主要是巫统)的选票,结果有几十个选区,反而是希盟的候选人,以微差多数票中选了,而整体的509大选结局,则是希盟胜出。
然而,各路的509选后分析也指出,无论始料未及的大选结果如何,事实就是投票给国阵(尤其是巫统)或伊斯兰党的马来裔选民,占了他们总数的70至75%。所以,在理论上说,巫统只要能与伊斯兰党做更大程度的整合,在占马国国会选区整体约60%的乡区选区里,他们在未来的胜算还是很高的。刚结束的金马仑国会议席补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伊斯兰党“礼让”国阵不派出候选人,反而极力为国阵的候选人拉票,使得国阵候选人最终以更高多数票中选,伊斯兰党是功不可没的。
金马仑的补选,也“衬托”出一位令人刮目相看的政治人物——纳吉。纳吉自509失利后,已辞去国阵所有领导职位,照说只是一名反对党的后座国会议员,虽然他的位子被安排在显眼的前排。
加上这几个月以来,纳吉被提控的罪名越来越多,各界几乎都认为他的政治前途已经结束。不料这几个月来,纳吉却“越战越勇”,几乎每天都会发出文告来针砭时弊,对于希盟政府的各项政策大多都会提出批评。从整个政治态势看来,比接替他领导巫统的阿末扎希,或取代后来也是控状缠身的阿末扎希的莫哈末哈山还要“勇猛”。尤其纳吉的一系列与马国现任财政部长林冠英以及林氏的父亲、民主行动党资深领袖林吉祥之间的“口水战”与笔战,更是一时之间充斥媒体。
在金马仑补选期间,纳吉还亲身上阵,不辞劳苦地天天在国阵的选举造势活动中现身,上山下水,好不威风,颇有给人他才是实权反对党领袖的印象。纳吉选择继续高调地在政坛亮相,自有他的独到政治盘算。
其一,他看准巫统与伊斯兰党的选举基本盘,还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马来裔选民这一点,认为只要能够保有、整合甚至扩大这个基本盘,巫统在下一届大选里的胜算就大为提高了。
多年的政治经验也告诉纳吉,物质方面的“招徕”再加上一定的形象包装,是在一些群体里保有支持率的最有效方法。所以,纳吉近月来在公开场合露面或上镜时,昂贵的手表、戒指等也同样地高调亮相,以显示他即便面对各项难关,也“还有三斤铁”。他的最新政治口号更是露骨:“有什么好羞耻,我的老板?”
其二,纳吉在巫统党内还掌控着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国会议员,近月来在巫统有关传位与否的政治斗争里,议员的支持是各造必须争取以稳住政治势力的来源。所以,纳吉只要继续维系着“我还存在”的政治地位,其“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日子,未必会是那么长远。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SIIA)高级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