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中美经贸谈判曙光已现

时间:2019-02-04 08:5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蓟燕春秋

经过近一年的摩擦冲突和讨价还价,中美高级别经贸谈判1月31日终于在华盛顿取得双方都认可的重要进展,为中美3月2日前达成新的经贸协议打开了通道。

众所周知,去年5月中旬中美高级别经贸团队也在华盛顿达成协议,但这个协议没有得到执行,中美贸易战也于去年7月上旬正式爆发。

与上次协议相比,中美这轮谈判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清晰,也更具可操作性,为双方本月中旬在北京展开的下一轮谈判拟定新的协议奠定了基础。

根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美国关于与中国谈判的声明》,这轮谈判的主要议题包括:美国公司被迫向中国公司转移技术的方式;中国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美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众多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对美国商业财产的网络盗窃造成的危害;包括补贴和国有企业的市场扭曲力量如何导致产能过剩;需要消除限制美国向中国出售制成品、服务和农业的市场壁垒和关税;货币在美中贸易关系中的作用;中国从美国农民、牧场主、制造商和企业购买美国产品。

美方声明还强调,美国特别关注在结构性问题和减少赤字方面达成有意义的承诺,双方同意任何决议将会完全执行。

中方有关谈判的声明虽然没有像美方这样透露谈判具体内容,但基本认同了美方的说法。也就是说,中美下一轮谈判将逐个解决双方在上述议题上的分歧。

其中,被迫转让技术比较容易谈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草案第22条规定:技术合作条件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这一法律草案料将在下个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年会上通过。今后如果外商觉得自己被强迫转让技术,可依法拒绝。

知识产权保护也比较容易谈妥。长期以来,中国在立法尤其是执法层面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不仅外国企业受伤害,中国国内也叫苦不迭,已成为阻碍中国科技进步和企业壮大的一大障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应对美国的诉求,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含糊。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不难达成协议。借助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中国领导人一再宣示要继续扩大开放,中国也开始采取实际步骤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虽然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会找借口拖延阻碍,但不会成为中美达成协议的障碍。

网络盗窃问题也可达成协议。这一问题其实和知识产权保护一样,中国不会在政府层面支持商业窃密,只要美方提出网络盗窃的证据,中国协助查处并非难事。

补贴和国有企业显然是双方谈判的难点。国有企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之一,中国可以改革国企经营模式,实现从管理国企到重点管理国有资产的转变,但不可能推行大型国企私有化,也不可能切割政府与国企的关系。不过,美国要谈的是补贴和国有企业的市场扭曲力量如何导致产能过剩,也就是消减国企的非市场因素,这与中国改革国企的大方向也有重合之处。因此,这一问题不至于让双方谈判破裂。

工业成品、服务、农业的市场壁垒和关税,由于涉及面广,有些问题需要长期谈判,有些则比较容易解决,但整体上不会阻碍双方达成共识。

货币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中国是否操纵汇率。美国去年判定中国没有操纵汇率,这一问题也不难达成协议。中国购买美国产品,双方在去年就达成了协议,自然也不会成为新协议的障碍。

至于美国“特别关注”双方达成有意义的承诺,任何决议将会完全执行,其实就是美国担心协议达成后难以监督。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并没有认真履行承诺,而美国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又找不到制裁中国的条款,美国吃了亏。

对此,中方在其声明中表示:“双方一致认为,建立有效的双向实施机制十分重要,有助于确保协商一致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也就是说,中方明确回应了美国的担忧,强调将确保双方签署的协议落地见效。这显然可以增强美国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信心。尽管如此,以中美经贸关系的庞大和复杂,未来双方在协议是否得到严格遵守的问题上少不了争议,但这都是后话了。

整体上看,本轮中美高级别经贸谈判确实为阻止贸易战升级和建立双边贸易新框架带来了曙光。双方在下一轮谈判中取得更大进展,以及两国元首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共同见证一个新的双边贸易协议的诞生,将是大概率的事件。

赞一下
(13)
68.4%
赞一下
(6)
31.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