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中国离能源独立有多远?

时间:2019-01-27 09:0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明报网

近期公布的几项数据,暴露了中国在能源上与“自给自足”愈行愈远,在当前无论从贸易、制造业、高新科技或互联网等领域都在与美国较量的关键时刻,单是能源这一项,已远远落后于美国。

上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在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1.89亿吨,按年下跌1.3%,连跌第三年。与此同时,2018年原油进口量4.6亿吨,按年增加一成,不但增速加快,原油对外依存度更达到70%───全国所需的原油,有70%是需要靠进口。

在天然气方面,全年进口天然气9039万吨,按年增加32%,进口量是历史新高。

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远远未能做到能源独立,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发文,重提...上台后对建立原油储备的重视,强调要“把握国际油价变动的规律”,建设好战略石油储备。

其实中国自90年代已经开始被能源独立的问题而困扰。东北大庆油田在90年代产量开始走下坡。1993年,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与此同时,美国自90年代开始大力开采页岩油。至2018年,美国的原油产量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多。美国的出口能源亦愈来愈多,在去年10月,美国在能源上达到了贸易盈余。

中国为时未晚,其实有3项措施可以尽快去做。第一亦是最重要的是,正如前述,加快建立原油储备。中国在前年完成建设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但当年储备原油仅3773万吨,相当于10多天的原油进口量,远低于90天的标准。

第二是建立天然气储备,中石油从中亚输入的天然气是全国天然气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连年进口气都录得亏损令此上市公司叫苦连天,一方面政策要支持国内加大用气,另一方面与哈萨克斯坦协定的进口价,令它们注定要蚀本。近年中海油已加快建设海上LNG接收站,但最多只能分散进口风险,更重要的还是加大自身产量。

近年国际石油公司已达成共识,首先是认为天然气将取代传统石油,许多欧美巨企都把策略向天然气倾斜。壳牌、道达尔及雪佛龙都矢志要在未来把天然气占比提升至一半以上。埃克森美孚和英国石油更连番出击,收购多个非洲天然气区块。

但除了天然气外,这批国际石油公司的一个举措亦可以作为中国油企的参考,就是转型。近年,它们愈来愈加多对风电、太阳能及地热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除非全面收购,但已显示了它们要轰转型成综合能源企业的目标。

中国的三大油公司当中,仅中石化最为积极探索不同能源领域,中石油取态审慎,中海油虽然最先发展新能源,却在2014年把新能源公司撤销。即使在传统的油气领域,所作的并购仍然远少于海外油企。

要怎么达到国家的战略要求,正是三大油企苦恼之处,或许今年我们能看见,它们把握油价下跌的时机,加快物色可以收购的对象。

赞一下
(14)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