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借日惹争议 民进党应正视两岸历史脉络

时间:2019-01-20 09:2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 香港01网站

台北故宫将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引起两岸回响。实则外借决定早在去年底作出,也不算是一件“大事”,只不过是民进党之前外交“小动作”太多,致使本来“小事”不断被放大和政治化,触发舆论争议。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历代文物渡过台湾海峡,成为台北故宫珍品,象征两岸难以否认的历史连结。《祭侄文稿》借日争议正好反映,台湾必然要面对两岸文化和历史脉络。这一点既适用于文化交流,更是处理两岸政经关系的必然认知。

事实上,借展交流本身问题不大,事件被中国大陆网民曝光后,质疑声主要聚焦在文物会否受损,不过亦有专业人士指出日方的保护措施足够。

然而,民进党政府上台以来小动作不断,不仅修改台湾历史教科书,美化日本当年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亦在慰安妇、“核食”和领土等议题上频频向日方靠拢,因此不难理解有声音将这次展出联想为“媚日”之举,进而成为政治事件。试想今次若是借给法国做艺术交流,反对声浪就不会如此汹涌。

台北故宫不仅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的研究机构,亦是两岸文化连结的象征。在民进党执政下,“故宫台湾化”成为馆方政策主调,惹来外界质疑故宫是否被当作“务实台独”的桥头堡,沦为被意识形态操弄的文化交流工具,明明是内战时期被运往台湾的中国历代文物,却偏要被“去除中国色彩”。

这与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大方向如出一辙,包括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台湾主体性”,都是对两岸在政治、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连结视而不见,试图一笔抹杀个中史实脉络。

《祭侄文稿》借日争议反映民进党治下的“政策矛盾”:既想“维持现状”以保台海繁荣稳定,又绕过大陆所提出的“两岸同属一中”政治基础。他们不愿正视两岸关系本质,想要不设条件地展开对话,这无异于空中楼阁。无论谁在台湾执政,都无法摆脱两岸共同历史。台湾政府要有效恰当地处理两岸关系,就必须要正视个中历史脉络,由“故宫台湾化”到“一边一国”,现时都是徒劳无功的逃避。

赞一下
(5)
83.3%
赞一下
(1)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