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美中贸易战休战90天的时间已过半,继上周两国在北京举行副部级磋商后,中国贸易谈判主帅刘鹤将赶在春节前衔命赴美进行更高级别谈判,如何解决知识财产权、技术转移等核心问题是重头戏,谈判正式进入深水区。
刘鹤预定30-31日访美,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的分析,美中两国此前磋商已展现诚意,但如何在紧迫时间内做到双方都觉得体面、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并不容易;可能“先易后难”达成局部协议,而分歧较大结构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仍严峻。
消息人士透露,谈判愈是进入核心问题,难度愈高;短期内中美双方的核心立场很难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两次谈判无法解决所有贸易争端,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现在就谈最终结果为时过早,只能说朝好方向发展。
另一位接近决策圈的中国官员表示,若上周美中面对面磋商是“前菜”,接下来更高级别谈判就是“主菜”,上周协商成果令双方未来达成协议的门槛降低,若月底谈判进展平顺,有望化解部分分歧。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美中经贸关系是全方位,对贸易摩擦要持谨慎乐观态度;具体而言,就是争取摩擦不再扩大,找出美中哪一方面可先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的矛盾、冲突范围愈小愈好,程度愈低愈好。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美中双方3月底前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偏低,但谈判仍有很大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她研判取得“一定积极进展”的机率达到50%,并预料美国会继续延后加征关税。
特朗普时代迈入第三年 美国再也回不去2016
岁月如梭斗星移,还记得2016年的11月8日,当50个州的总统大选成绩一个个出炉,终于结束长达20个月的竞选期,终于成就美国历史浓墨重笔的一天,也终于为美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今特朗普已上任两年,两年间,美国政坛为世界带来了太多瞠目结舌的时刻,也为这个国家本身盖上了太多的烙印。如今,特朗普能否于2020年大选连任犹未可知,他所推行的政策会否被继任者推翻也未可知,但可以知道的是,那些怀念“前特朗普时代”的人们要失望了,美国怕是再也回不去2016,再也回不到此前的那个“美国”。
国内:被彻底改变的政治环境
两年来,特朗普在国内造成的争议就没停过。避开他在人事任命、移民管治、税改、控枪、医疗、能源产业、“筑墙”等方面的具体施政作为,那些与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现象,才更说明着普通百姓生活的变化。
从上任伊始的“不是我的总统”(Not My President)游行,到2017年8月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引发重大暴力冲突的“团结右翼集会”,再到他上任后仍未停止的“拉票性”巡回演讲,乃至其标签性“Twitter治国”,没有一件事不牵动着全美国人的关注。
而在这过程中,此前因“政治正确”过盛,从而令特朗普趁势而上的局面依然未减,今天的情况,则是部分人士公开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无论是右翼的民粹排外反精英阴谋论,还是左翼对自由进步主义的坚持,其结果纵然是体现了“多元”,却少了“融合”。
美国社会撕裂的现象早已有之,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内便曾激起“茶党运动”,令共和党在接下来数年内声势大涨,也令其变得与民主党愈发对立。然而特朗普上任至今,奥巴马时代国会山的对立更由网络蔓延到社会的各个维度,由民粹引起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再看回政治本身,对立的情况就更为严重,单是当下僵持近一个月的联邦政府停摆僵局就已经足以说明现状——更何况这是因“筑墙”这等荒谬原因而起。
不过“对立”和“撕裂”这种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当特朗普于1月20日迎来其执政两周年,值此时他仍坚持着“民主党才是造就政府停摆的元凶”的说法,这所反映出的是什么?
在特朗普看来,“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筑起一面隔离之墙是我最大的竞选口号之一,而我的胜选则意味着该墙不仅关乎‘人道主义危机’,更是为民心所向。我需要兑现我的竞选承诺。因此民主党不让我修墙,就是背叛民意。”他不曾想的,是自己作为行政体系的最高责任官,在政府停摆数十日,数十万人生计受到牵连时,还在以“选举政治”的维度应对问题,而非让政府恢复运作。如今的美国对“民意代表性”重视有余,对职位职责的理解却已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