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柜:为什么人们热爱微信张小龙?(3)

时间:2019-01-15 09: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小龙与腾讯的未来

在张小龙的演讲中,其实没有提到太多大腾讯的未来,这应该不是他最关心的,但不可否认从若干语言线索中,流露不少真诚的看法。

目前腾讯总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是,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未来方向其实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不仅是对云、智能、Iot的理解上腾讯缺少经验,对于所谓产业互联网如何支撑巨头进化,实际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业绩支撑。而产业互联网和消费级互联网最核心的一个差别是“矩阵式研发”,这和互联网灵活的基于用户使用数据迭代逻辑完全不同。

还涉及到严密系统的研发管理,华为、平安等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都是用了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构建的技术管理体系,腾讯看似一直在互联网的前沿,但和科技研发型企业差距甚大。

二是,最新调整的战略架构,明显是从创业早期的野蛮生长“赛马”体系向组织协作演进。这是必须和迫切的,一位腾讯高管访谈中表示:腾讯内部重复竞争、资源浪费、部门墙严重到让人不敢面对,一个支付功能背后曾有4个团队同时在做,应用于不同场景,而且研发的基础框架内部都没有开源共享。

这个问题很多人在内部论坛问马化腾,他也仅仅给出了:“重复创新有利于把握机会”这样一个过于简洁的回答,依然是互联网思维的“找机会”逻辑。

一个游戏业务线,很多游戏定位在PK竞争引导下高度同质化,缺少创意。创业组织架构中,对领军者的亿级巨额激励,对应辅助团队成员的杯水车薪,长期带来了一种不利于组织协作的激励不平衡。

这些让腾讯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甚至比腾讯与其他公司沟通还要繁琐,甚至出现很多业务不愿意在公司内采购服务的极端现象。而腾讯的CEO马化腾和总裁刘炽平是两条线平行管理公司,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股东的资本意志,从其组织变革中也可以清晰的嗅到投行思维,说“金融绑架”腾讯是缺少根据的,但是多位香港金融背景高管带给腾讯的肯定不是技术思维,这可以肯定。

于是,注定对于本来就应该技术驱动的腾讯来说,无异于阉割了其技术引领的可能性,这也被一些持批评态度的媒体认为是Tony(张志东 )之后腾讯一直没有CTO的原因。

三是,面对头条系在AI算法新闻平台以及抖音短视频平台,还有后面一系列火山视频等竞争的格局下,腾讯冲锋的团队似乎少了历史上攻城拔寨的锐气,其投资的腾讯系中也始终没有出类拔萃的“小头条”出现。这导致腾讯一直没有能真正在AI平台和短视频这两个战略机遇点上翻盘,对于关心腾讯的人来说,前沿的引领性、技术的引领性是远远大于游戏业务政策起伏的影响,腾讯的“命根子”正在被挑战,而且看不到逆转的迹象。

虽然2019年出腾讯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下决心对组织架构下狠手,但背后缺少的功课非一日之功,能找到统领技术研发框架的人才也并不容易,这还不算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可能聘请外部咨询公司重构的难度。这些都是张小龙这次质朴演讲的大背景,也很难让我们不对其创新思维赋予更高的意义。

张小龙有不少有趣的回顾,多少与此相关:其一关于“眼球经济”,他说:“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进而评论道:“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其二谈到KPI,他说:”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

如果从KPI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

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虽然,对于这些诚恳的回顾,我们去过度联想显得不太厚道,但客观讲,KPI正是腾讯这艘大船这些年航速变慢的原因,腾讯似乎悄悄的从对用户负责开始向股民负责,失去了想象力和进攻性;而眼球经济,正是目前腾讯面对低迷股价所反思的,一位腾讯前公关负责人说:“在和阿里打嘴仗的时候,我们投资了那么多的媒体,但是关键时刻竟然不知道如何回应。

马化腾的很多发言稿都是临时抱佛脚,头一天晚上改来改去,也谈不上战略的沟通和传承”。这些都是腾讯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如果“KPI综合症”和“眼球经济短视症”得不到彻底消除,对于通过近乎美式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麦肯锡式的战略方向,叠加投行式的精细化财务管控,腾讯是否有更美好的未来?

而不可避免的,腾讯的挑战和压力也必然传达到微信团队身上。细心的用户已经发现从腾讯股价2018年下半年收到挑战之后,微信的朋友圈广告质量降低,并且明显增多。这虽然依然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但不可否认微信承载了腾讯这艘大船的业绩压力。而正如张小龙所言,小游戏低于预期,那么微信如何推动腾讯传统第一大游戏收入来源重拾增长呢?

过度的对比张小龙和马化腾,并不厚道。就像对比马云和阿里CTO谁更懂技术一样。但这背后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腾讯到底是要培养出更多的张小龙?还是培育出更多的赚钱业务?而或通过培训新的张小龙带来新利润?目前腾讯并没有清晰的战略指向,外界看到的还是一家强悍、伟大但已经没有传奇的公司,内部人看到的是KPI和业绩压力下的低效以及大公司病。

没有传奇,就已经低于大部分用户和公众对腾讯的预期,而孵化传奇一定不是简单的“产业互联网”和“组织架构变革”能达到的,没有一个围绕技术天才的创新氛围,腾讯理论上和美国的戴尔、惠普没有什么两样。

说的夸张一点——“技术之神”能否重新照耀这家公司?让这家成功的公司从平庸的成功走向新的传奇!这背后是无数人的疑问和期待。

无论如何,张小龙表达的“善良”价值观,留给那天晚上几十万读者口有余香的温暖。如果能同时激励整个腾讯的大船在“善良”的轨道上航行得更远,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张小龙这句话的背后,切实说明了用户的热情和心意。

为什么人们热爱张小龙?因为他在我们身边,一直默默善良的陪伴。

(作者介绍:知名商业战略专家,聚焦实战调研和原创商业理论研究,帮助国内外多家全球领先公司解决战略挑战。本专栏聚焦全球领先公司有效增长路径研究,呈现专业战略洞察。读者微信号:zhouzhanggui00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赞一下
(7)
63.6%
赞一下
(4)
36.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