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改革开放40年中美关系的新拐点

时间:2019-01-09 07: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丁咚

40年前的12月18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也被确定为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起点。

这个时间节点前后,正是中美从消融冷战坚冰,朝着建立“心照不宣的同盟(基辛格语)”迈进的关键时期。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中苏关系恶化背景下,建立新的战略平衡、维护各自战略安全的需求,促成美国前总统尼克逊在1972年访华,中美关系实现了破冰,消除了中国与自由国际体系建立密切联系的关键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仅仅数天后,中美建交。一个多月后,通过会议巩固最高权力的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10年事实上的盟友关系。美国的支持和援助,对中国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探索并在实践中与中国创建了基于建设性接触的合作关系,为中国成为自由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创造了必要条件,提供了关键的国际支持。

正是在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政府鼎力相助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一举将中国推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中国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的40年历史表明,作为自由国际体系的领导者,美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国际支持力量。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和支持,中国就不可能进入自由国际体系,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

中国也深知美国支持的重要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对美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始终以合作的态度,建设性地处理两国关系。中美友好在过去40年里是主流,是大局。

正因如此,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时,有关中美共治世界的讨论,不绝如缕。然而近些年来,情况逐渐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及中美建交40年之际,中美关系再度发生历史性“质变”:从以建设性接触为基调,转向新型冷战。

早在三年多前,笔者就提出中美关系形成了“次冷战”趋势。随着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出新的宣示,这一趋势可能会变得不可逆转,中美关系面对一个令人忧虑的前景。

中美关系的新趋势虽然在近两年才逐渐成型,但可以溯源至约10年前。

中国面对新抉择

受益于作为发展中的WTO成员国所带来的早期红利,中国得到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快速升级为第二大经济体,新的重大抉择逐渐摆到中国面前:是坚持以建设性接触为基础,推进与美国长期的、更加紧密和共存共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维护国际秩序、规则及持久和平的建设性因素;还是离开现有轨道,强化政府主导市场经济体制,加深政经分离的鸿沟,利用国际体系和规则,却不打算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计划建立国际新体系和新规则,谋取自身利益,并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权?

美国人一直都公开声称,支持中国加入自由国际体系,参与国际合作;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希望促进中国从经济自由向政治自由转变,促进中国的和平转型,从而保证中国和美国及其在各个地区的盟友维持长期和平。在中国升序到第二大经济体后,他们希望中国更加遵守规则、承担国际责任并维护国际体系。

但美国人的疑虑与日俱增,对华战略不信任日益增强。

在美国看来,从2009年开始,中国在东海、南中国海等海洋领土和主权问题上的声调越来越高,地区冲突纷扰不休,中日之间围绕一系列问题长期冷对抗;中国利用海外文宣网络对各国广泛采取政治干预;在中美关系趋于恶化的同时,中俄关系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好;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印度—太平洋直至大西洋沿岸的广泛地区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推进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并在敏感地区修建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可能包藏着雄心:加大全球军事布局和地缘政治扩张,尝试改写国际规则,建立为自身谋利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的内部状况也使美国人的不满情绪加深:随着不断加强政府控制,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威权主义发展趋势,以及愈来愈严厉的人身、言论和社会管控,都被视为背离了美国对中国从经济自由转向政治自由的期待,迟早会挑战美国核心利益。

赞一下
(46)
78%
赞一下
(13)
2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