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杰:民进党拒绝“一国两制”然后呢?

时间:2019-01-05 07: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台面下

一开年,两岸领导人就猛力击起了战鼓,气氛剑拔弩张,不见新年新气象。

本周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纪念会上,不仅发挥主动权,抛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力邀台湾各党各界代表进行协商,更紧握主导权,为“九二共识”加注“共谋国家统一”的涵义。台湾总统蔡英文则不甘示弱,火速重申不接受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其强势回击还博得岛内舆论一片好评,令原本不得民心的蔡英文由黑翻红,网络声量与风向出现空前反转。就有评论戏谑称,误打误撞,成了蔡英文2020年争取连任的“神助攻”。

但话说回来,两岸领导人经过这波你来我往后,人们不免要问:然后呢?

据传事前就大致掌握讲话内容的蔡英文,在元旦发表谈话时除了强调“四个必须”,其实也端出一套初步的因应方案,即建立两岸交流的“三道防护网”,也就是民生安全、资讯安全以及制度化的民主监督机制。然而,回顾过去蔡政府应对大陆强势作为的方法,外界很难对这三道防护网的成效抱以多大期待。

例如,为抗议北京单方面启用M503北向航线,民进党政府不核准大陆春节加班包机,结果伤害台胞权益;北京出台31项惠台措施,台湾则苦口婆心劝告民众西进艰险困难,并非坦途;当对岸再加码开放港澳台民众申请居住证,台湾则决定研拟修法严加管制。可以预见的是,所谓防护网的设置无疑又是一种被动作为,对比稳健推进和平统一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恐怕徒劳无益。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的本质。不论蔡英文提出几个“必须”或几道“防护网”,民进党政府终究无法回避“两岸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蔡英文在回应讲话时清楚表明,台湾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的根本原因,就是北京所定义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从来,将“一个中国”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是民进党的传统主张,借以抨击国民党长期遵循的“一中原则”的虚幻性和欺骗性。而执政后的民进党,则是一边打模糊仗,一边将中华民国与“一中原则”进一步脱钩,这也是为什么蔡英文上台后,虽承诺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但完全对“两岸同属一中”或“两岸非国与国关系”只字不提。

久而久之,在如此的操作下,台湾民众难免对两岸关系的本质产生混乱。偏绿智库两岸政策协会前天发布的民调就显示,民众对九二共识的认知内容,有44.4%认为是“两岸是不同的两个国家”,占比最大;其次则是“两岸是同一国家尚未统一的两部分”,有20.9%。

但其实,民进党对台湾前途问题曾容忍不同政治主张。有学者点出,民进党首次执政就曾提出两岸政治统合新架构、未来一中及两岸特殊关系等。党内务实派也有“一国两市”“宪法各表”“宪政共识”以及甚至冻结台独党纲诉求,因此内部并非完全没有一中精神的元素。如今两岸看似山雨欲来,不具备时间优势的民进党不如把握剩余的一年执政任期,先正视两岸关系本质的问题,并提出说法。

过去两年多,蔡英文多次提出要与各政党共商国是,却只闻楼梯响。现在,两岸波荡之际未尝不是政党协商的好契机,尤其是与国民党开展九二共识的论辩,停止透过媒体隔空交锋、各说各话,而是直球对决,厘清双方在九二共识上一直没有交集的原因。此外,蓝绿政治人物也应减少鼓吹“政治零分、经济100分”这类不负责任的立场。两岸政策几乎影响台湾各面向的政策与发展,长期对两岸与政治情势轻描淡写或不闻不问,只会加剧台湾民众对相关认知的缺乏。

不可否认,当台湾内部对九二共识的内容或“一中”越辩越明,这可能使两岸冲突升高,但也可能起到降温作用。这是台湾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也是不让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必然过程。

赞一下
(45)
91.8%
赞一下
(4)
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