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岛日报社评
中国“嫦娥四号”太空探测器航行了二十六天,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传来首张月背图,在太空探索史上创下先河。美国太空总署在发言赞赏之余,发表了其“新视野号”探测器航行了十三年后,在元旦日拍摄的太阳系边缘的小天体“终极远境”相片,标示两国太空探索竞赛仍有一段距离。
由于月球自转与地球同步,有些地方是永远背着地球,从来没有人见过其真像,引发无限幻想,甚至有人猜测会否有外星人在那边设基地。就算不如此天马行空,由于这些地方不受地球的无线电讯号干扰,透过研究当地的地质,有助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甚至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
中国以前的太空探索,无论是载人上太空漫步,发展太空站,或“嫦娥三号”太空探测器六年前登陆月球,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数十年前已经成功进行。今次着陆并且成功传送人类探测器首张拍摄得的月背图片,是中国首次填补国际太空史一块重要空白。
填探月空白 港亦有贡献
“嫦娥四号”今次着陆点极为精准,并且成功透过“鹊桥”人造卫星传送其拍得的相片,显示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当中香港理工大学参与了着陆区地形及地貌特征及分析的研究,并与内地合作开发相机指向系统,都作出了贡献。任务成功,将为香港与中国太空科研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近年日韩和印度都积极发展航天工业和太空探索,中国探测器登陆月背,显示其继续居于亚洲领先地位,但和美国相比,仍然相距甚远,美国早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派人成功登陆月球,中国按照目前计划,登月还要等到2030年。
不过,中国追落后的速度飞快,这在中国不足四十年由一穷二白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见一斑。在太空科技方面,有美国和俄罗斯作借镜,中国走少了很多寃枉路,而新科技取得关键性突破后,可以有飞跃性发展,时间大大缩短。
避太空冲突 须外交对话
由于太空科研兼具科学、经济和军事价值,美国对中国的急起直追,抱有很大戒心。美国早在冷战年代,已经与俄罗斯的前身苏联,以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太空总署合建国际太空站,虽然计画后来陷于财困,美国偏偏就拒绝中国参与,导致中国要自行研建“天宫”系列太空站,最快明年才会有常设太空站运行。
美国拒绝让中国参与国际太空站计划,就是因为视中国为强劲竞争对手,不肯让中国取得这方面的科技而从后赶上,这比美国针对华为电讯设备还要早好几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更表明要在海陆空军外另设太空部队,益显各国须透过外交磋商来促进太空合作及避免军事冲突,而外交话语权又往往牵涉到军事和科研实力的支持,催使中国在发展太空科技方面更加逼切。可以预见,太空科技发展将会是中美较量的另一个竞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