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加拿大人走私毒品案庭审亲历记

时间:2019-01-02 07:3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海腔新调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六庭,36岁的谢伦伯格在被告栏里,冷静地用英语向法官解释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在离开大连前,把一部黑莓平板电脑丢进机场厕所的垃圾桶。

根据他的陈述,他在大连的“翻译员”许清付了平板电脑一半的钱,自己到机场后不想折回市区归还,决定把它藏在机场厕所的垃圾桶,还发了“延时短信”让许清到机场取,他甚至怪机场没有存放物品的服务。

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在华走私毒品上诉案上周六(12月29日)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在现场旁听的我,犹如看了一出警匪大片。

谢伦伯格被指受人指示,在2014年11月从泰国到大连,企图将222公斤冰毒运至澳大利亚,他在大连时由一名叫许清的男子陪同,购买藏匿毒品的工具、轮胎,并到藏毒仓库查看;许清在怀疑有涉毒行为后向警方报案,揭发这起案件。

在控方看来,谢伦伯格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在逃离大连时,不忘消除可能暴露自己踪迹或犯罪行为的证据,还更换航班提前逃离中国。

不过,谢伦伯格辩解,在大连时他半夜被车跟踪,觉得人身安全受威胁,决定提早离开。他还告诉法官,自己被人陷害,虽然去了工具店和轮胎店,但到店后坐在一旁玩手机。他还强调去藏毒的仓库附近看风景,并反问毒贩哪有空像游客般拍照。

曾经听人调侃中国庭审说,法院开庭意味着案件已有定案,只有那些看戏的傻子才无法拒绝入戏。这出“戏”要是找一个香港导演拍成一部警匪片,卖座率恐怕不低。

跨境贩毒、反侦查手段、从未现身的神秘海外操控人,该有的元素差不多都有。再加上庭审期间的新猛料,例如辩护人质疑有公安特情参与案件,检察员称有线索显示,被告极有可能参与有组织的国际毒品犯罪活动,都让这部“戏”越来越精彩。

除了案情本身的吸引力,对首次踏入中国法庭的外国记者来说,上诉案如何审判,过程是否公正透明,上诉人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有没有黑箱作业,更让人关注。

从外行人的角度看,当天的庭审的确展示出专业度。法官在庭审前向谢伦伯格解释他的各项权利,并通过翻译再三确认上诉人清楚他的权利。

法庭配备专人翻译,只是翻译人员在庭审期间多次出现失误或翻译不到位,让旁听的好些记者直皱眉头。两次明显的事实性错误,辩护律师当庭提出重新翻译要求。

谢伦伯格在庭上提出上诉理由、回答控辩双方问题,并在庭审结束前做总结陈词。他在发言过程中,法官只打断了两次,要求他不要重复此前已表达过的论点。

三个半小时庭审,四分之三时间是谢伦伯格和辩护人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检察员则鲜少长时间叙述,只是庭审结束前抛出“杀手锏”,指一审判决从轻处罚“明显不当”,成功让法官将案件发回原审法庭重审。

中国对刑事案有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但重审让这名加拿大人面对的刑罚可能从一审判决的入狱15年,加重至死缓甚至死刑。纽约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专家柯恩向《华尔街日报》形容,这是向加拿大施压的“聪明一招”,“让加拿大公民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无限期地悬而未决”。

虽说是公开开审,但由于座位有限,只允许约50人入场旁听。法庭人员对旁听者进行严格检查和确认,除了查看身份证件,还必须核对旁听证或记者证。安检程序格外严格,除了X射线仪、安检门、贴身金属探测,连围巾也要摘下来仔细查看一遍。

庭审现场也不能带入任何物品,包括记录的纸笔。复杂的案情能记得多少,没有记录和录音的情况下,会不会误解法官和律师的话,实在让人冒冷汗。有同行开玩笑说,“每次旁听都是修行”,“练坐姿、练逻辑、练默记,还得练膀胱”。

“修行”很痛苦,但旁听的机会也是难得。谢伦伯格到底是不是毒贩,背后是否牵扯更大的国际毒品走私组织,他是不是中加较劲中的一颗棋子,这起悬而未决的案子让人雾里看花,精彩程度不输大洋彼岸的孟晚舟案。但无论如何,官方这次允许美国和新加坡两个外媒记者旁听庭审,公开整个过程,都说明他们对于审判结果能经得起检验,有相当的信心。

赞一下
(44)
80%
赞一下
(11)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