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国:两岸改革的历史偶然与必然

时间:2018-12-16 12: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吴建国

四十年前(1978年)的12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竟然巧合的选择同一天,召开了“第十一届第三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双方均通过了重要的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日后大政方针,为两党、两岸留下了一段难得的历史佳话。

国民党是为了因应中美断交冲击,临时决定召开中常会,会期只有一天。那时蒋经国甫就任总统不到七个月,在两天前的12月16日凌晨二时,才得到美国方面断交的照会。为了激励民心士气,显现团结,乃毅然决定要趁势推动改革,带来政治的新气象,成为“以党的革新带动政治革新”的最佳载体。

会上大家展现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气魄,踊跃发言、建言,主席蒋经国也史无前例的两度举手、请求发言,重申自立自强与推动改革的必要,明白宣示:“以非常的决心,采取非常的行动,来冲破今日难关,以创造新的局势。”

会后国民党中央成立了党务、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宣传、财政经济、军事的六个“工作组”,大量任用四十岁左右的青年才俊,参与党务,提出改革方案,制定选举罢免法、国家赔偿法、劳动基准法,还主张要开征奢侈税,这在当时都是划时代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作为。唯一没有得到蒋经国同意的建议,就是关于“三商银民营化”。蒋经国不客气的对财政经济组召集人李国鼎说:“这会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造成财团化与社会贫富不均的严重后果,我绝不同意!”

这就是最真实的蒋经国,永远选择与人民站在一起,以人民的利益为先,难怪他为台湾人民所怀念。

相对于国民党,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经过完善的筹备,郑重召开。在历经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大陆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百废待举”的落后社会,人民生活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绝境,而在刚刚平息了“四人帮”的重大危机后,负责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毫无选择的只有走上改革开放的新道路。他感慨的告诉党员:“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是被迫的,势逼如此,没有办法呀!”他提出了“不管姓资(资本主义)、姓社(社会主义),不管黑猫、白猫,只要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先从试点做起,再逐步扩大到整个大陆,全面进行改革开放。为了消除党内保守势力的反扑,他大胆的发出“改革是硬道理”的名言,扫除障碍,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通过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行改革开放。从此开始了一个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新征程与新考验!

如今回顾两岸过去四十年的改革,最大的差别就是台湾是以所谓“政治改革”、“民主化”为中心,忽略了民生经济的重要性,以致经济将近二十余年停滞不前,贫富不均日益严重的后果,使得蒋经国当年的忧虑,不幸而言中。直到这次韩国瑜道出“政治零分、经济一百分”与“货出得去、人进得来、大家发财”简单几句话,才重新唤醒了必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然而台湾已迷失在“政治务虚”的错误方向中难以自拔、自救。

相反的,大陆四十年改革却是令人刮目相看、难以置信的丰富。已从当年的穷困中,脱颖而出,改头换面,跻身世界大国之列,动见观瞻,两岸形势已然互换,这是历史能带给我们经验教训的一面明镜,可惜台湾仍然有许多人不愿借镜,还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错再错,除了徒呼负负以外,我们真的无言了!

赞一下
(32)
69.6%
赞一下
(14)
30.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