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达成贸易战“90天停火协议”没过几天,加拿大媒体即报道美加政府联手逮捕了中国科企大亨任正非之女、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瞬间在中国舆论界引发地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逮捕发生在12月1日,当天傍晚5时30分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也是在这一天,孟晚舟失去了自由。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与许多网民愤恨地指责美国“卑鄙”“流氓”,在市场上打不垮华为就恶意找茬。人们也马上联想到今年4月美国封杀中兴通讯的事件。从直观感受上,美国要求抓捕与引渡孟晚舟,比封杀中兴通讯更严重,因为华为是被公认为比中兴更具竞争力的中国通讯科技企业;而且相较于中兴被行政制裁,美国司法部这次是直接拿人,对象赫然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震撼力更非同一般。
不过,华为这次遭灾也非无迹可寻。早在4月中兴事件发生后,美媒已爆料称,美国司法部已针对华为是否违反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展开刑事调查,华为面对的风险,并不低于中兴。
更早前,路透社在2013年就发过独家报道,透露华为的合作伙伴曾在2011年和2013年,试图售卖美国天线和HP产品给伊朗。其中,涉嫌企图与伊朗交易,被华为称为“主要的当地合作伙伴”的香港天通科技有限公司(Skycom),被发现与华为关系密切。孟晚舟本人曾在2008年到2009年在天通科技董事会任职;华为的母公司曾在2007年间接控制天通科技的所有股权。
路透社称,美国官方早在2016年就盯上华为。同年,香港《超讯》杂志引述不具名的美国消息人士称,由于美伊关系当时走向正常化,美国要求伊朗提供在禁运制裁期间,中国违反禁运制裁的企业名单,伊朗出卖了华为与中兴,美国也因此掌握了它们违反美国禁运政策的证据。这一切,应该都是孟晚舟被捕的背景。
当然,上述消息以及所谓的证据是否确凿,最终都得在法庭上见真章。耐人寻味的是,孟晚舟被捕的时间点,不偏不倚与中美“90天停火期”撞个正着,究竟是人为设计还是巧合?这就引人猜测了。
美国在“停火期”内拔刀相向,无疑将让原本已经艰难的中美和解进程雪上加霜,刺激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中国国内的反美情绪与民族主义被激起,民意压力可能让中方陷入被动,中国下来配合中美谈判而采取的改变,都可能蒙上被指为结“城下之盟”的阴影。
昨天一早,中国许多评论指责美国毫无谈判诚意,质疑美国志在打击中国企业的5G海外计划,还有网民疾呼政府扣押美国企业高管作为报复。中国学者则强调,美国如果认为可以以此增加谈判的筹码,那就错估了形势。
不过,恰恰也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让人怀疑美国这次“翻脸”是白宫主导的行动。从中美两国近日的气氛看来,特朗普没有动机在和谈之际突然开火,他应该知道此举只会搞砸元首会晤的成果。何况,美国主张司法独立,司法部与特朗普关系紧张,未必会紧密为特朗普服务。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的反应十分克制。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仅说,“中方已就此事分别向加方、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表明严正立场,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
耿爽没有将孟晚舟被捕与中美贸易谈判挂钩,没有表示抗议;他也再次重申,中美双方应当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加紧磋商,争取尽早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从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角度看,这是正面信号,显示中国不被孟晚舟被捕事件绑架,导致中美双方无法在90天内尽速达成协议,中国有很大动力与需要让贸易战告一段落,不必让华为的问题也成为中美关系的问题。
如论如何,美国在敏感时机来这么一棒,个中滋味中国冷暖自知。不论这是否是美国政府“有组织”的行动,孟晚舟被捕反映出美国体制内反华情绪与中美科技竞赛的强度,更凸显一个越来越硬的“硬道理”:中企要在美国运营,就须遵守美国的法规——包括其中的霸王条款,如对个别国家采取的禁运。中国一贯反对在安理会框架外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但眼下中企必须遵守美国的规则,否则企业本身与中国科企的总体发展都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