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理性认识大陆“民企热”

时间:2018-12-01 09: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旺报》社评

中国大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日益临近,日前公布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名单,其中包括鲁冠球、马云等10余位民营企业家,此前大陆官方曾发布一份“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自今年9月以来,大陆对民企的发展空前重视,大陆国家主席中领导人近期密集为民企发声,还召开座谈会为民企发展“拨开迷雾”。

伴随对民企的讨论热度,大陆多个部门曾第一时间採取行动扶持民企,政策发酵已有时日,正是时候客观审视“民企热”背后的政策逻辑,加深对大陆民企发展轨迹的理解。大陆此番为民企纾困,营造更开放、更公平、更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其长远目的,效用值得时间检验。

首先,短期“解渴”的金融政策覆盖面广、见效快。截至目前,广东、江苏、安徽、福建等10余省分已为民企设立纾困基金。其中,福建省设立总规模15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纾困基金,设立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

不过,外界对此有质疑称,大水漫灌给民企“发红包”的方式,会造成经营不善民企藉机吞食纾困资金,对真正有潜力的企业不公平。但应注意的是,大陆银行对中小微民企的风险评估,正普遍植入金融科技元素,可以更有效甄别优劣企业,可实现精准扶持。例如,中国建设银行透过企业级互联互通、与外部数据整合共享的数据基础,能准确了解小微企业状况,利用大数据对企业进行识别、筛选、风险控制;平安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供应链应收帐款融资平台,利用大数据推出中小微企业徵信数据信用贷,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说,银行风控技术的革新为政策落实起到前所未有的正向作用。

其次,大陆发展的大势趋向着公平、开放。上个月,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竞争中性,指的是所有商业主体在经营中都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权利,此时强调这一原则,显露大陆对国企民企“公平”发展的考虑。

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点,高层的决策和各部门在不同领域的行动,都在打造一个更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开放的市场环境是民企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各种观点才有机会进行交流、碰撞,并催生创新。

就开放而言,台湾也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大陆合作,无论是企业间投资还是人才、文化的交流,都存在巨大潜力。据了解,不久前大陆一知名互联网企业邀请上百名在大陆留学的台湾学生参观交流,到访学生为两岸文创合作提出独特且有实效的建议,企业更有意向为来自台湾的人才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这其实是大陆千万企业持开放姿态的一个展现。

其三,规范市场发展的法治化进程也在加快。中领导人在民企座谈会中,特别提到要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2017年,大陆最高法院提出再审三大涉产权案件,正是要以判例示范形成司法效应,用法律手段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如今三大案件中的张文中案和许容华案已审结并宣判,顾雏军案也已审结待判。民企经营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法律保护,对提振其发展信心意义重大。

此外,大陆最高法院正加快研究透过法治化破产重整为民企解困的方式,即依法发挥破产重整对化解民营企业债务负担、提升产业层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家、投资者获得商业重生的法律机会。

大陆此轮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思路,立意长远并务实可行。大陆民企的发展走势,对两岸经贸合作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对今年大陆这番“民企热”有真正理性的认识。

赞一下
(20)
40%
赞一下
(30)
6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