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惨败民进党找战犯,找上吴音宁不让人意外;不过距离投票已近一周,摊开蔡政府选后下台的名单,除了选务搞得一团糟的中选会主委陈英钤,就只有吴音宁一个。第一时间辞职的赖清德、陈菊都以“稳定政局”为由被慰留了,吴音宁有这么伟大,一个人就得替民进党败选负责吗?
农委会主委林聪贤说,吴音宁去职的理由是“阶段性任务完成”,莫非这个阶段性任务,是让民进党败选?当然不是。很显然,民进党只是在找代罪羔羊。至于为什么找上吴音宁开刀,背后显然也有其他政治考量。
姑且不论吴音宁在北农这段时日到底做得好不好,“争议不断”、“形象欠佳”是确定的事实。但吴音宁的状况并非“偶发”,可是过程当中,民进党上下一意护航,甚至用霸凌来形容批评吴音宁的人。
如果吴音宁要为自己的施政成绩负责,那些当初推荐她、后来全力护航,让她无视争议、自以为有靠山的民进党高官、立委和市议员们,恐怕更脱不了责任吧。
如果大家不健忘,应还记得,吴音宁也是民进党与柯文哲交恶直接因素之一。吴音宁拒到台北市议会备询,让柯文哲承担炮火;后来吴音宁索性扮演炮手角色,在万大果菜市场改建案,直接与柯市府对杠。
柯、吴失和,众所周知,如今时空环境转换,民进党失去大半江山,要重新盘整并集结“反蓝”势力,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成为绿营极欲拉拢对象。由是看来,民进党急着要吴音宁下台,极可能就是向柯文哲示好的“起手式”,接着再看立委补选绿白如何合作,顺着这个脉络来看吴音宁被解职,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这样的考量,也证明民进党所谓的“败选后检讨”,还是充满政治算计。真要检讨,除了赖清德、陈菊这些党政要员,交通部长、农委会主委也都被点名,这些人安然不动,独独砍掉吴音宁,不过就是玩“公子献头”的把戏罢了。
韩流对“后蔡时期”的制约
“九二共识”一词的创建者苏起,30年前指导撰写两岸谈判的政大东亚所研究生韩国瑜,在九合一选举掀起政治风潮,领军衝垮绿色执政版图,重新谱写台湾地方选举的歷史新页!韩流开创的新气象与隐然成形的新执政联盟,更将对独派政府在“后蔡时期”的两岸政策形成强力制约。
自喻“卖菜郎”的韩国瑜,竞选政见没有高谈阔论,只对选民承诺“货卖得出去,人进得来”,民生诉求的背后就是务实的两岸政策思维。韩国瑜认同“九二共识”,柯文哲接受“两岸一家亲”,北高双雄的务实理念与新科县市首长的呼应,正对蔡英文形成“地方包围中央”的压力。
两岸议题并非这次选举的攻防焦点,但韩国瑜以直白的经济民生诉求,撼动深绿长期覆盖的传统选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更打破蓝绿恶斗迷思,深刻反映基层民意对蔡政府执政以来妖魔化两岸关系、藉年金改革制造对立、藉转型正义开展清算斗争等等施政的深恶痛绝。
两岸政策属于总统职权范畴,九合一选举则是考核蔡英文施政作为的期中考,民进党在地方政权的全面溃败,正反映蔡政府决策刚愎自用、乾纲独断的结果。尤其,两岸政策成败攸关国防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两岸政策缴白卷,选票结果就是最强有力的民意展现。
台湾选后出现的政治新局,不仅对两岸和平发展将产生有利的推进作用,对即将出席在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并与美国总统川普会商中美贸易纷争的中领导人来说,也将减缓来自美方运用“台湾牌”对北京所形成的牵制。同时,大陆内部舆情近期出现的武统声浪,应该会有所节制。
在蓝营大幅赢得地方执政权之后,各县市首长相继表态将筹组两岸工作小组,推动两岸城市交流,鼓励陆客来访等,中共涉台部门的回应相当务实:“在对两岸关系性质、两岸城市交流性质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欢迎包括高雄在内的更多县市参与两岸城市交流合作。”
不过,对蔡英文在两岸政治定位议题“未完成的答卷”未明确表态前,北京并不会因蓝营在地方执政版图大幅扩张,而改变对蔡英文政府既有的应对立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说,民进党及其当局只有放弃台独立场,认同“九二共识”,才能在两岸关系中找到出路。
马晓光的喊话更值得深思:“民进党当局应深切检讨,正视台湾民眾希望继续分享两岸和平发展红利,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回到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来,回到两岸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未完的答卷虽然并未收回,关键仍在蔡英文愿不愿作答,如何作答。
民进党的溃败并不代表国民党的胜利,韩流反映的最新民意,应有精确的解读与判断。韩国瑜在接受访问时就说,蔡英文原本可以做很伟大的总统,但很可惜,她把所有兴趣都放在斗争,只想着把国民党打垮,但事实证明,老百姓根本就不要妳斗争,只想要过好日子。
蔡英文曾带领民进党赢得完全执政,如今为败选辞卸党主席,她自称“真正需要改变的人是我自己”、“政治,就是要给答案”,在仅剩18个月总统任期的“后蔡时期”,能否真正改变自己,摆脱独派包袱,找到与北京对话的出路,或孤注一掷,往对抗的老路挺进,决定她歷史评价的因素,就在蔡英文自己的意志。
作者是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