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润恬:贺建奎编辑出伦理炸弹

时间:2018-11-29 07: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北京一叶   游润恬

“我非常震惊。”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27日在北京同外媒记者的茶座上,坦承他得知“基因编辑婴儿”后的反应。震惊,可以说是全社会对这场风波的集体第一反应。

随着打造出“基因编辑婴儿”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昨天在香港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交代了更多情况并做了一个没有歉意的道歉后,大家的反应从震惊转为震怒。

先看他是怎么道歉的。他说:“首先我必须要道歉。我的整个实验结果,由于保密性的问题,数据被泄露了。所以我必须要在今天这个场合,跟大家分享这个数据。”

换言之,他并没有为编辑了婴儿的基因而道歉,只是在为介绍情况作铺垫。另外,“世上首例免疫爱之病宝宝”的消息是他自己向媒体和在视频中宣布的,怎么能赖别人泄露了数据?

他在宣布实验成果的视频中指出,首例试管婴儿出生时也一度引起争议,但后来试管技术被证实能造福人群。他昨天在演示材料中展示此前发达国家进行的几例具争议性的人类基因编辑实验,认为自己的实验性质相似。他还故作委屈地说,如果这个实验发生在发达国家,相信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他这种说法的逻辑问题在于,虽然有些创新做法问世时引起争议但后来被接受,但这不代表所有创新做法都会有好结果。例如原子弹的发明到底是祸是福,至今也还有争议。另外,把争议归咎于因为他不来自发达国家,是在尝试转移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各界对他的批评的重点。

他逻辑的最主要漏洞,是把他的自私行为解释为在帮爱之病夫妇圆生育的梦。许多科学家已经指出,现在已经有风险较低、行之有效的阻断爱之病毒母婴传播的方法,使用基因组编辑就像是“用大炮射鸟”。如果他编辑基因是为了解决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的疾病,那或许还会有人认为不是完全不能考虑接受。

他避重就轻地说,家长都是知情的,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我们都知道,人们患病时心智比较脆弱,特别愿意听信任何宣称可以摆脱或减轻病痛的说辞。这是为什么需要有伦理委员会等有医药知识的第三方来严谨地判断。

近日许多科普文章已经解释了编辑基因的诸多风险,如编辑过程中的“脱靶”问题(编辑了不应该编辑的基因片段)。许多评论也把改变人类基因谱系的严重性比喻为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可是,对于后果贺建奎竟然轻巧地说:“如果实验产生了意外的副作用或伤害,我会感到和他们(病人和家属)同样的痛苦,我本人会负起责任。”天啊,问题如果发生在女婴和她们的后代身上,难到他能变身代替她们承受苦果吗?

贺建奎的行为,是明知故犯。有媒体翻出,他在两年前发表的论文里,论述编辑基因的诸多风险,不可轻易尝试。

徐南平前天告诉记者,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既然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贺建奎坚称自己没错的底气来自哪里?

赞一下
(14)
82.4%
赞一下
(3)
17.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