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趋势”与“大博弈”
曾任克林顿夫妇选举顾问的知名战略咨询专家马克·J·佩恩(Mark J.Penn)曾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名叫《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Microtrends: The Small Forces Behind Tomorrow's Big Changes)的书,成功预言了未来十年中少数族裔、移民、LGBT族群(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去工业化等社会因素对美国政治格局的重塑。
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的选举顾问,他乐观的预言,这些将美国导向多元化的变化,会对支持多元化的民主党有利,但也同时谨慎地提出,要防范同样潜滋暗长的保守派力量。10年之后,在美国的选举政治再次站上十字路口之后,这本书中的预言成为了现实。美国政治的基本盘发生了对民主党不利的改变。
随着社会撕裂的扩大,在2016年大选中占比一度超过40%的“不投票”人群遭到了严重挤压,而这一部分中间派的萎缩所带来的,是政治缓冲地带的消失和越来越尖锐的左右对抗。民主党选前的政治动员和催票体现在选票上,取得的效果较预期的更小,这反映了自由派的选民结构和政治主张变得更加多元和分散,在碎片化的自由派内部,传统的政治动员对凝聚政治共识和带动投票意愿的穿透力越来越弱,是自由派藉由选举机器参与政治所要面临的课题。
另一方面,庸俗化和民粹化对保守主义的“劫持”之势不容忽视。2009年的新茶党运动,代表了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在草根阶层的相互呼应,但没有引起当时风头正劲的民主党足够的重视。特朗普的横空出世,成为以茶党为代表的草根新保守主义的旗手,最终被反建制派民粹主义势力抬进白宫。
可以说,特朗普的当选反映的就是美国国内保守主义,特别是草根保守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合流趋势。毕竟在一人一票的民主博弈中,获得最多选票才是核心利益。特朗普利用这条捷径入主白宫,民主党也不能免俗,开始向民粹主义做出让步。最终将特朗普主动拥抱甚至有意识地挑动对立,以制造敌意、扩大分歧和妖魔化外部环境的“卸责政治”,转向更加恶质的“谄媚政治”。
当政治极化达到临界点时,制造和利用对立就成了博取选票的捷径。民粹主义通过选举机器对政治的异化和毒化,“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对抗政治,是美国政治保守主义传统庸俗化的表征。在未来的权力整合与重组中,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很难在这股庸俗化的大潮中独善其身。民粹主义对传统政治的裹挟和劫持,或将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长期趋势。
作者是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生
由于两党分别控制两院,涉及财政、金融、国防等重大领域的问题,恐怕都将成为两党对立的战场,以当前美国两党对立的程度之深,国会可能面临失能的风险,其危机效应将不可避免的外溢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