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去杠杆是长期进程 需耗时十余年

时间:2018-11-13 16: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国经济金融经过上一轮扩张期后,进入下行清算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面向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提性任务

“去杠杆是长期进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也需要耗时十几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不管目前政策如何调整,需谨慎对待金融风险,防止金融风险继续恶化、蔓延。

李扬11月13日在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2019峰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中美摩擦更是四十年未有的大变局,上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和对策,也加重了中国管理金融风险的担子。

7月以来,受国内外因素影响,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出现调整,市场也不乏有声音希望金融能进一步放松。李扬指出,需清醒认识到中国金融有非常严重的潜在风险,金融风险的源头就在高杠杆,去杠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他称,中国经济金融经过上一轮扩张期后,已经进入下行清算期,金融领域尤其能感到阵痛,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提性任务。

李扬指出,需进一步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此外,用全面眼光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注意商业银行和长期信用机构在动员储蓄、促进资本形成的作用。■

沈建光:随意改规则最打击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最怕的就是随意改变规则。” 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海外投资者觉得市场好坏都可以接受,因为存在周期性,全球都一样,但当前政府很多的做法就是为了股价等某个目标,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各种既定规则。

11月12日,沈建光在京东金融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海外投资者今年为什么比中国投资者更乐观?因为海外投资者看到全球都不好,但是中国的投资者只看到中国的问题,国内外存在的“信息差”。

他举例称,美国虽然失业率、GDP增速等指标表现不俗,但有两个短期内很难解决的“软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年久失修的地铁、火车、道路等大幅降低了出行效率;二是美国制造业衰落趋势难改,美国工人长期缺乏培训,导致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一致下降,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拉动。

当前美国国内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明年即使美国经济不出现衰退,经济下行的态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沈建光看来,贸易战对美国的压力同样很大,总统特朗普现在面临的局面是美联储不断加息,如果对中国不断加征关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和中间品短期内难以实现替代,产业链的转移至少两到三年,这对美国通胀和消费者的影响不小。

“欧洲也有欧洲的问题。”他续指,欧洲的经济等一些方面在复苏,但是为政治问题所困。德国经济很好,但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难民问题。德国总理默克尔从人道主义角度应对难民问题,但是这对德国社会是个很艰难的适应过程。在英国,伦敦市中心不少非常现代化的高楼刚建完,英国脱欧后很多银行就在考虑搬走。

在新兴市场,金砖国家中只有印度和中国相对还可以,南非经济仍在衰退,俄罗斯经济萎靡不振,巴西最近选出了一个特朗普式的总统,货币大幅贬值、资金大量外流等问题突出。

“越是全球动荡,中国扩大开放,海外企业就把钱投到中国来了。”沈建光表示,中国最大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对外开放还有很大空间,比如在汽车领域,政策一放开,宝马、福特、特斯拉等车企就增加在华投资。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只要中国加大开放和改革力度,废除不必要的外资准入限制,海外投资者就会进入中国。

11月12日,正率12家伦敦金融科技企业访华的主管商业伦敦副市长Rajesh Agrawal表示,“沪伦通”很可能会在今年12月真正落地,如果它能正式落地,更多的西方人就能购买中国的股票。

就国内政策而言,“最核心的不是要放多少流动性,而是要改善营商环境,降低税负,帮助企业改善盈利水平”。沈建光说,资本市场是最市场化也是最需要规则的市场,政策制定者需谨慎修改资本市场规则。

以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为例,沈建光认为,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非常困难,再拿资金回购或者借钱回购股票,是很大的问题。2015年“股灾”时,为救市突然推出的大股东在一定条件下不允许减持的规定,让原本看好中国的大型外资共同基金不得不考虑监管风险。■

赞一下
(9)
52.9%
赞一下
(8)
47.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