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五岁上海小朋友的简历火遍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据简历介绍,这个还在幼儿园阶段的小男孩,中英文书籍年阅读量超过500本,有钢琴、围棋、足球、游泳等多项爱好,去过国内外30多个城市。他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目前均在500强外企担任高层主管。
这份简历原本是用于申请重点小学,在网上传开后引发热议。有网友感叹,五岁小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怀各种特长,让成年人都自愧不如,自己的孩子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也有网友认为,简历有过度包装之嫌,孩子的专长看似很多,但没有哪一项是特别出彩的,读过的书也多是儿童读本,这份简历就像一些外企做的ppt,乍一看很高大上,实则干货不多;还有人指出,孩子的父母是典型的中产,在教育上投入了很多,但该小朋友的才艺类型都很平常,去过的地方也只限周边国家,和那些真正的上流阶层子女相比,差距还是巨大的。
孩子的成绩,体现出父母的实力;孩子的简历,折射出的也是家长的焦虑。五岁上海小朋友的简历,反映的正是中国大城市的中产阶层父母,在面临子女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军备竞赛”时,那种舍得投入却又患得患失的复杂心态。
文中小男孩的父母,本身是中国教育体制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这一类人,很多来自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凭借聪明才智与刻苦学习磨练出的应试技巧,通过高考进入大城市的顶尖学府,毕业后在著名企业供职,一路奋斗成为高级白领甚至金领。
然而,当他们的孩子出生时,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急剧上升,贫富日渐悬殊、阶层逐渐固化,于是,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弥漫在这些中产父母之间:既想抓住最后的机会,让孩子向上再进一步,更害怕子女阶层滑落,坠入底层的深渊。
时至今日,对于不同阶层来说,教育已根本不在同一个战场,游戏规则也完全不同,概括起来就是“底层放弃,上层逃离,中层焦虑”。
对于底层社会来说,很多人对读书改变命运已不抱期望。以前的孩子只要聪明,再加上刻苦自律,鲤鱼跳龙门并非难事。而如今,教育资源向大城市和富裕地区倾斜严重,考核标准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的高考中,就出现过农村考生因为缺乏见闻竟然连题目都读不懂的事情。
更何况,贫民子弟即便考上大学,没有家庭资源和人脉,毕业后也很难在大城市立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富士康青年、三和大神、问题留守儿童等群体,这些都是底层社会忽视乃至放弃教育后的产物。
对于真正的上流社会来说,其子女早已走上政商资源铺就的康庄大道,而不用在高考的红海中拼杀,甚至都不用在中国参加“洋高考”——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外国人了。
这些富家子弟从小在西方接受精英教育,长大后要么回家接班,要么在父辈的资助下凭着兴趣创业或者玩艺术,即便没有功成名就,也能一生无忧。在如今这个权力至上、资本为王的时代,通过政商资源打造阶层壁垒,远比任何个人奋斗都要高效得多,中下阶层除非有奇遇,否则绝难打破。
夹在中间的中产阶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最焦虑的一类人。在教育的竞技场里,唯有比别人更早更快更强,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而中国教育的现状,恰是“应试型素质教育”。
它不像上一辈人经历的那种纯粹应试教育,只要埋头啃课本做习题,就能取得好成绩;它又不是真正以兴趣为导向的素质教育,一切的才艺特长和个人素养,在这里最终还要体现在划定的考核标准上,并与他人比较。
于是,相应地就会出现各种功利性的训练方式与包装策略,前面所说的上海小朋友家庭便是如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教育军备竞赛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不仅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也容易因为贪多求全导致效果不佳,最终苦了家长和孩子,高兴的只有教辅机构。
上海五岁小朋友的简历光鲜亮丽,让人赞叹,却也让人忧虑。五岁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恐怕尚未了解这个世界的残酷。童年很残酷,还没来得及尽情玩耍、自由幻想,就要吸收大量知识,高效率地学习;成年更残酷,假如掌握了这一身技艺,到头来仍不能超越自己父辈的成就,那又是个怎样的世界。回头看看这样一份简历,是该骄傲,还是应该叹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