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挑战

时间:2018-10-30 07:4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我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在10月23日主持港珠澳大桥启用仪式上徐徐念出这一句话,被喻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也在翌日正式对外通车。我抱着一颗好奇心,和一位朋友当天参加了一个巴士首发团前赴珠海。

当天一大早,我们在尖沙咀巴士总站乘坐跨境巴士出发,用逾半小时车程到达香港口岸,然后再用半小时驶过港珠澳大桥,终于抵达珠海,成为首批经港珠澳大桥到珠海的港人。

总结整个行程,我和朋友一致的看法是:经港珠澳大桥去珠海确实比以前便捷多了。以往港人去珠海除了搭船,就是坐巴士。但巴士车程经常要受塞车的广深高速公路路况影响,往往要三小时半以上才能到珠海。而这次我们只花了约两个小时就抵达珠海,时间大大缩短了不少。

港珠澳大桥开通增加了港人返回大陆的便利,只是近来陆港两地加快融合的一个例子。上个月香港高铁通车后,由香港到深圳和广州仅需十余至40多分钟的车程,已令香港社会掀起了一股返回广东省旅游和购物的热潮。

过去一个月,我和亲人或朋友就坐高铁去了两三次深圳。很多朋友都说,现在去大陆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他们去大陆的诱因也强烈了,不少人都雀跃想到深圳置业。

由此可见,随着一系列跨境大型基建工程如高铁和港珠澳大桥逐步开通,某程度上的确达到了当局原先预计的目标,即加强陆港两地人民的往来和交流。但我觉得,反过来说,这似乎又成为了日后香港发展的另一道难题。

一直以来,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等美誉,吸引着无数的大陆游客前来。大陆政府在2003年实施自由行政策,容许大陆居民毋须参与旅行团,可以以个人旅游的方式前往香港后,每年赴港大陆旅客也急速增加,为香港经济带来巨大的好处。

可惜后来自由行过度发展,为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浮现,并激发出一浪又一浪的中港矛盾。2015年,大陆当局将深圳户籍居民访港“一签多行”政策改为“一周一行”,问题才渐渐平息。

随着高铁和珠港澳大桥先后开通,不仅是深圳和广州到香港十分快速,从大陆多个城市也都可搭高铁直达香港。在这一波基础建设的带动之下,香港势必会迎来更多的大陆旅客,旅游业和零售业也会持续升温。这也带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反思:很多香港人始终挥不开那种被“入侵”的感觉,会不会再次出现?

我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黄金周,我刚好从深圳乘搭高铁回香港,一离开火车站就看到一个吓人的场面:在西九龙站附近的高级商场圆方,人山人海,到处是讲普通话的大陆旅客。他们拖着行李箱在圆方逛街,令商场有如大陆商场。

不少港人都说,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有点不爽。毕竟高铁是由港人用公帑兴建,但最后使用者却以大陆客为主。也有附近居民埋怨,人流增加为他们带来困扰,直指“九龙站已沦陷”。

我不知道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香港口岸附近的东涌地区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情景。但近日已有港媒报道,东涌有不少居民也开始担心这个问题,指近年愈来愈多大陆客到东涌“深度游”,令店铺加租,生活用品和餐厅价格相应上升,变相推高了生活成本,“不少街坊(居民)都怕东涌变成下一个上水。”

说到底,香港作为细小城市,公共空间、酒店等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持续发展旅游业。这也是香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的最大挑战:其直接促进旅游业出现巨大红利的同时,客观上也会造成港人生活不便,长期下去恐怕又会惹来新的政治争议。

赞一下
(19)
21.8%
赞一下
(68)
7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