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惠吉:善视中国民众喉舌——公知

时间:2018-10-27 07: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韩惠吉

曾几何时,“公共知识分子”(公知)这个词在中国已经被污名化了。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进阶版的分雌雄。比如公的是凤,雌的是凰;公的是鸳,雌的是鸯。那么蜘蛛怎么区分呢?答曰:“公知”与母猪。后面有人再跟一句:请不要侮辱母猪……

然而崔永元也在“公知”之列。在《联合早报》言论版看到一篇讲公知的文章,是乔新生写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为何信誉破产》。因为首先想到了“斗士”崔永元的艰辛,以为能看到点新鲜东西,结果不免失望。

乔文上来就谈道德建设,假设了知识分子的道德高度。这虽然有点自说自话、唱高调,但也算传统思维吧,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信誉破产”的剖析未免流于粗率:要求公知们“提高道德水准,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实在是好奇如今中国的价值冲撞那么厉害,“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居民完全两个语境,到底现在是何方神圣在起“模范带头”作用了?吃瓜群众到底错过了什么,暂且不说“资格论”违背言论自由的基本公民权,但觉得这种调子实在是太离奇太复古。

“论迹无完人”,但作者称,“公共知识分子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在名利面前必须保持谨慎与克制,万万不可为了名利而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我老老实实地觉得:调子太高了,俨然某种入党宣言。不能说不好,而是不切实际。谈不出具体问题来,一味在“道德”上练声,这是阿Q们流行了两千年的诛心之骂,倒是不稀罕呢。

有些学者分析得比较深入。从“民众喉舌”到“人民公敌”,公知被列出“七宗罪”:一、人人争当公知,公知进入“传销”时代;二、不自知与低幼化;三、霸道与戾气共冶一炉;四、立场大于是非;五、变身“姿势分子”;六、既得利益者与学术霸权;七、批判中国体制与赞美美国。

乔文所谈的“二道贩子”与其中的第七点有些相似,除了诛心之骂,总算有些实在的东西。

新加坡没有可与中国“大V”相提并论的“公知”。虽然不存在尽善尽美,但是诸如社会良知与人心焦虑的巨大黑洞是不存在的,算得上“政通人和”,也就没有呼唤、没有土壤、没有需求。因为民智已然被开发了,法治社会井然有序,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讲究的是低调言论。报章上也有一些在职业内人士的高论,要么就是非常新颖的视角,要么就是更加深刻的思考。当然,这种熙和的另一面就是少了波澜和热闹。不像小崔这个中国当前算得头号的大“公知”,搞得翻江倒海,舆论能到一百度。

这个案例本身说明:一、作为建设性的批评者、揭发者,公知的影响力可以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合力之重要部分;二、官方对公知的包容是广开言路的最好例证。再多黑化的偏见也没用,人们一看政府的态度,对其进步的决心必当了然。《环球时报》胡锡进说得好:没公知不行,公知太能带动节奏也不行——这是公允的,比乔文高明。

有些阔别中国多年的新移民和我一样,发现自己对中国的一些新闻已经无法习惯了。比如范冰冰失踪、孟宏伟失踪。好友特地长途电话告知:中国很好,中国人很好,不要被一些西方媒体的“黑化中国”所误导。接到这种电话的滋味是很特别的,一方面由衷地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亲友们能够生活美好;另一方面我已经被“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问到词穷而顿悟:法治就是法治,人治就是人治,掺和人治的“法制社会”必将产生虚伪政治和全民焦虑。在言论自由不能落实的阶段,民粹和代表部分民意的“公知”是一种平衡。为了社会稳定,还是应该善视这种历史必然现象。至少,不应片面地作诛心之骂。

作者是私企合伙人

赞一下
(118)
77.6%
赞一下
(34)
22.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