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中国国企改革进入刘鹤阶段

时间:2018-10-15 10: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蓟燕春秋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10月9日就国企改革发表了一番真正意义上的“重要讲话”,被认为是国企改革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和行动纲领,标志着步履蹒跚的中国国企改革正式进入刘鹤阶段。

另外,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朱镕基力推国企改革之后,国企改革一直没有明显进展,也让公众对这一话题有些麻木。

长期以来,中国国企一直存在高管行政化、企业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权责界线不清、决策链条冗长和“一言堂”并存、绩效考核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健全、退出机制不完善、监管难度大、行政化思维制约企业创新空间等等弊端。

这些弊端显示,国企还没有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企活力不足,效率不高,负债严重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

同时,作为支撑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柱,国企在经济中一直扮演“老大”角色。近些年来,国企在垄断公益性和准公益性行业的基础上,还大量进入消费、房地产等竞争性领域,利用自身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与民营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给外界留下“国进民退”的印象。

在中国面临国际环境恶化,国企制度和运营模式饱受国内外诟病的压力下,国企改革如果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活力,还将直接冲击公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冲击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国企改革事关中国整体改革的成败。

在10月9日举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今年3月接管国企改革的刘鹤提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要坚持生产力优先,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对于国企下一步如何改革,刘鹤提出六个“突出抓好”:突出抓好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

其中,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是指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即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权力责任边界。党委主要在政治上把关,而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属于董事会,经营自主权则属于经理层。

市场化经营机制,是要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用“员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这三种持股方式调动国企各个层级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为担当负责的国有企业家撑腰打气,把那些想改革、谋事业、善经营的企业家大胆用起来,把有思路、有闯劲、有潜力的年轻人提起来。

赞一下
(45)
31%
赞一下
(100)
6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