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特朗普集中火力 全力对付中国

时间:2018-10-15 06: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经济日报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除了发动美中贸易战外,也逼韩欧日等许多国家上了谈判桌。这些谈判近月来陆续完成,不但展现“川式”谈判的风格及效率,更有美国“清出桌面、对付中国”之感。解读其对台湾及本区域经贸意涵,对预测未来有重要意义。

美国去年下半年开始,对于韩国及墨、加等三个已有经贸协定且有逆差的盟友,要求进行“更新”谈判,对于欧盟、日本二个尚无FTA者,则推动市场开放协商。特朗普政府虽然一直强调要联合盟友组成剑指中国的贸易多国联军,但另方面却不断得罪主要经贸盟友,因此外界曾戏称出现对抗美国的“复仇者联盟”比较可能。

原本因各国主客观意愿不强,加上特朗普三不五时得罪盟友的言论,各界预期谈判协商将旷日费时。不料自今年3月完成美韩FTA更新起,7月与欧盟达成共识、8月完成美墨谈判,9月完成美加协商并与日本达成启动谈判共识;时至10月手中竟只剩中国议题尚未结案,跌破许多眼镜。

归纳特朗普团队谈判风格,有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是以创意制造筹码。自今年初起美国针对钢铝开征232国安威胁关税,5月又加码启动232条款汽车与零组件国安威胁调查。选择这二类产品开刀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首先钢铝及汽车的衰退都是美国“铁锈带”(rust belt)各州的痛点,而这些州多数选票投给特朗普;其次钢铝及汽车也都是韩、欧、墨、加、日五国极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关税影响显着。在两个232案制裁压力下,加上其他非经贸利益考量,各国遂陆续同意与美国开启谈判。

第二个特征是机关设计巧妙,出招到位。例如美国在前述两个232条款制裁中都有特别豁免条款,因此各国与美国的共识项目,都包含考虑给予对方豁免(韩国已取得钢铝豁免)的承诺。又如美国为迫使加拿大加速谈判,于8月24日完成墨西哥谈判后立即按法律规定通知国会美国的签署意愿。按美国法律对国会批准的程序规定,此举等于只给加拿大30天的谈判空间,最后确实在最后期限达标,且改名为“美墨加协定”(USMCA)。当然,相较于特朗普的喊话,谈判结果显示美国也做出不少让步(例如同意日本继续沿用在TPP的农产品关税承诺);除表现弹性外,应该也有为11月美国期中选举创造政绩的考量。

第三个特征是议题聚焦汽车及农产品开放。美国与韩国、墨西哥、欧盟及日本的谈判议题,都包含了有关汽车的安排,包含要求对方降税、美国消除关税时程延长、减少重复检验等内容。另方面则要求日本、加拿大及欧盟透过采购、市场开放等方式,扩大美国农产品市场进入。此举不但对选民交待,更有纾解美中贸易战压力的效果。

最后则是埋入选边抗中密码。美墨加协定中规定倘一方与“非市场”国家缔结FTA时,美国可于六个月后终止协定。商务部长罗斯更于上周将此称为“毒药防卫条款”(poison pill provision),并称未来也会写入其他经贸协定中。本条虽未点名中国大陆,但意图已极明显。在此情况下,不但日、加及欧盟与中国大陆进行中的双边谈判有阴影,甚至可能阻断中国加入CPTPP的路。此外,美欧日也于9月底时发布三国联合声明,表示将针对第三国之“非市场导向”政策、产业补贴、扭曲竞争之公营事业及强制科技移转等问题,共同推动在WTO或其他场合制定新规则加以规范。

若加上副总统潘斯上周发言,种种发展显示美国似乎真的开始收敛战场,集中火力全面对付中国,但亦代表美国可能启动与第二轮伙伴的谈判。我国亦须开始以下三个准备:是否要争取成为第二轮对象?对于美国汽车及农产品的开放要求,如何回应?以及最后美中选边时,如何维持区域与两岸稳定。

赞一下
(58)
60.4%
赞一下
(38)
39.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