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伟:黄金周消费降温 增速下降

时间:2018-10-11 07: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新一叶

中国今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增速10年来首次降至双位数以下,让一些人大跌眼镜。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测算,今年中国国内接待游客7.26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3%;实现旅游收入5990.8亿元人民币(1200亿新元),同比增长9.04%。虽然双双增长,但增速都创10年新低,也是破天荒降至10%以下。

如果对比前两年的数据,今年的放缓尤其明显。去年黄金周的游客人数、收入增长分别为12%、14%;前年则是12.8%、14.4%。

数据也显示,今年黄金周的国内人均消费为825元人民币,同比略降,并且是历来首次。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旅游数据总体放缓,主要的客观原因与今年中秋、国庆的假期分布相关。去年这两个节日连休八天,今年则没有连休,而且间隔六天。

不过,今年长假只比去年少一天,显然无法完全解释旅游人数与收入增速为何会回落百分之三到四。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三四年前就开始显现的假期旅游设施接待瓶颈导致出游体验变差,加上人们对体验要求日益提升,造成旅游消费更趋理性。

数据放缓显然也有更宏观的因素——部分消费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现实与预期之下有所减少。

在这个大背景下,降温的不仅是旅游市场,黄金周的电影市场今年也遇冷,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减少约20%。零售业和餐饮业也受到波及,今年的日均销售额增速同比下降0.8%。

就连楼市也不能幸免,多地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在一二线城市,限价楼盘集中入市,购房置业需求仍旧不振。在许多三四线城市,开发商降价促销,不仅没有引来新客,反而还引起现有业主的不满。

不同行业受到冲击的程度虽然不同,但都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在中美贸易战升级后的下行压力已然加大,并已对民众的消费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在近月来引发“消费降级”的讨论。

这些年来,消费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巩固,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最新数据显示,消费在今年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5%,同比大幅提高14.2个百分点。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升级,消费扮演的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可如今相关指标近来回落,无疑加剧了外界对整体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

对此,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出面受访,试图打消人们的疑虑。他在新华社8日发出的采访内容中强调,消费回落“仍然属于正常波动的范围”,只要发挥好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便可把外部经贸摩擦的影响缩小到可控范围内。

不过,消费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以致人们的消费信心受挫。对于这一点,官方其实已有清醒认识。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就承认,重点消费领域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监管体制也不能很好地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然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些弊端都制约了消费的升级。

早在中美贸易战7月6日开打当天,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就开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培育重点消费领域细分市场,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显然是要让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如今消费降温,在某种意义上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虽然这场战役充满不确定性,但外界目前的普遍共识是它很可能成为持久战,如何提振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将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试图释放其庞大的消费潜力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具战略意义,也是一大考验。

赞一下
(43)
65.2%
赞一下
(23)
34.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