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中国“十一”黄金周20年

时间:2018-10-03 08:0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海腔新调

“十一”黄金周第一天,安排出城的我如临大敌,提早一个半小时抵达虹桥火车站,准备接受人山人海的洗礼。

提前去车站的决定是在诸多中国朋友的忠告下做出的。出行前一晚参加活动,席间离不开假期如何安排的话题。一听说我要在10月1日搭火车出游,而且还没有提前取票,所有中国朋友都是一脸“祝你好运”的表情。

这不,黄金周才过了两天,微博上的吐槽模式全面开启,各种关于黄金周的段子,还有景区爆棚的照片毫无悬念如期而至。一名中国媒体朋友在微信上说:景区不瘫痪,高速不堵车,那才叫新闻!

黄金周在中国犹如一项全民运动,它最初的推出,也像运动一样被赋予很重要的国家使命。

1999年,中国为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拉动内需,决定增加法定休假日,并在农历新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拼凑每年三次连续七天的长假,“黄金周”的休假安排应运而生。2007年官方设立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公假,取消五一黄金周,分流出游的人群。至此,国庆成了农历新年以外的唯一七天长假。

这项实施20年的全面休假制度,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催生了史无前例的集中旅游消费模式。中国人在这短短七天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和中国人生活状态改变的一扇窗口。

1999年至今,黄金周出游的人数增长近20倍,创造的旅游收入更是翻了30多倍。疯狂的假日经济背后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高歌猛进,高速公路堵成“停车场”的境界,也是中国人富裕后,拥车人口爆增、自驾游普及的结果。经济的提升还进一步改变了中国人的出游目的地,虽然国内景点依然爆棚,但出境游越来越受欢迎。携程网早前发布的预测显示,今年十一假期,中国出境游旅客将接近700万人次,报告预言十一正成为全球“黄金周”。

黄金周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面“照妖镜”。全民休假模式每次一开启,就会曝光一些问题:旅游景点垃圾如山,游客破坏景区设施、旅游商贩漫天涨价、交通不堪重负导致事故频发等等。在出境游的趋势下,黄金周也成了中国游客海外旅行负面新闻的高发期,短短一个星期,仿佛要让你一次过看遍各种各样的“中国病”。

黄金周如今还是观察中国与他国关系的一个晴雨表。去年,中韩关系因萨德问题陷入低谷,整个国庆黄金周,赴韩中国游客寥寥无几,团体旅客一个都没有。今年的十一长假正值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有媒体做了统计,今年飞往美国的机票预订数量同比急剧下滑42%。

当然,透过黄金周,外界也看到中国不少积极的变化,例如各地政府在黄金周期间改善人员引导、分流游客,发放出行提示、设立游客投诉渠道等,说明针对全民假期的管理工作正在渐渐成熟,中国的社会治理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黄金周首日,虹桥火车站作为上海最大的交通枢纽,各项工作井井有条,还有大量穿红背心的志愿者协助乘客。虽然整个火车站人头攒动,候车大厅座无虚席,但我的这个黄金周搭火车体验,并没有预期中恐怖:入站安检、窗口取票,前后不到10分钟,我还有时间到车站内的咖啡座慢慢享用一个早餐。

平心而论,推行20年的黄金周从一个角度看,不停地制造一次次集中出游的灾难;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在创造一个个中国式的奇迹。虽然吐槽从未停止,但这种度假模式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类似“混乱式调休让内分泌混乱”的抱怨声没有了,早些年关于黄金周的存废之辩,特别是用带薪年假权益取代黄金周的呼声现在似乎也很少听见。20年过去,不知道是黄金周的弊端越来越少,还是像很多中国特色的制度一样,大家习惯了之后,改变的诉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赞一下
(14)
77.8%
赞一下
(4)
22.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