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人才离职 国企称“无法接受”

时间:2018-09-27 14: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国企不注重人才,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今天以一个刷屏航天圈的网红工程师在国企的遭遇,让大家感受一下高级人才在国企的生活是怎样的。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又称航天601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动力事业的发源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先进超低温高性能推进技术的国家之一,可谓是国企中的高科技典范,和那些低技术含量只靠垄断政策保护的国企犹如云泥之别。

按理说,这样的纯靠技术吃饭的国企,应该是特别注重人才的,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才上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家国企的人才保护做的怎么样,人才梯队培养的好不好,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

但是最近航天601所的一封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的火了,这个公文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先给大家欣赏一下媒体爆料的公文原稿。

500
500

这封公文堪称史上最搞笑的公文,研究所的一个小小研究员,负责最关键技术岗位,是发动机这种最核心部件研发的灵魂人物,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是我说的,是公文说的,这简直是用整个体制的信用,给张小平的个人研究能力背书。

既然能力和作用都这么大,那么这种国之栋梁研究所肯定是像掌中宝一样呵护起来吧,你错了,公文中又明确写了,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换句话说,除了新来的实习大学生,还有那些领导们,其他的一线基层研究员都是和张小平同级的。这种基层研究员,居然掌握核心科技?他一走整个项目都能瘫痪,而且还是发动机领域?张小平头上有正主任设计师,他不会做项目?正主任设计师头上还有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这些技术大佬在干嘛,随便选一个研究员指导指导也能把项目推进下去吧。

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这次601所公开发文要押张小平回去,刷屏航天圈,张小平的能力变相得到整个国家体制的承认,肯定还要加薪升职。

而更搞笑的是,张小平辞职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阻碍,领导直接就批了,估计主管领导压根不懂业务,根本不知道张小平在项目中意味着什么。区区一个副主任设计师,研究所里遍地都是,要走随便走,我这可是国企,很多人想来还来不了呢,还怕没人干活?

等张小平走了一段时间,慢慢发现不对劲了,公文中写的清清楚楚。今年二季度在研制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时候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技术专家“集智”以便推进项目,所以发文向国家要人,期望张小平回来。二季度是4~6月,出现了重大的问题需要专家,卡住了项目进度,才有了9月份的这份要人公文。

张小平从一个小工程师,突然变成了关键人才和灵魂人物,离开他整个中国都受到影响了,他的个人离职居然能影响国家战略,当初项目成功时的邀功表拿出来,我看看张小平排在第几页。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项目被卡住了,601研究所压根不会理会张小平的死活,主管领导也根本不认可张小平的技术能力,如果主管领导知道张小平有这么重要,就冲他今天能发出这种公文要人的紧迫劲头,当初就算闹上中央他都不会放人的。如果张小平没有辞职的话,他在研究所里注定一辈子是底层,根本没机会爬上去,因为你的技术和成绩,领导不认可,也看不到,直到你辞职后整个项目出问题了,领导才会发现你的价值。

更让人心中发寒的是,张小平掌握我国如此核心技术,却给了如此之低的技术层级,按照我国保密法,从我国核心技术部门离职的人有一个脱密期,在脱密期内不允许到外企任职,出境需要原单位审批。脱密期的长短和技术职称直接挂钩,职位越高,脱密期越长,关键岗位一般都是需要八年脱密期的。

但是张小平的技术层级太低了,他最多就是1年脱密,有可能连保密层级都沾不上边,因为层级实在是太低了,是最基层。我现在很庆幸他去的还是中国企业,要是他直接合法的跑到外企甚至出国去了,那才真的是呵呵呢。到时候法律应该制裁的不是合法跑掉的张小平,而是不给他升职的主管领导。

赞一下
(334)
94.4%
赞一下
(20)
5.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