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今年以来日本企业在美国达成了177笔并购交易,成交总规模达到了4.7万亿日元(约合420亿美元),有望打破日本“失落的20年”之前的历史纪录。
日本东京研究机构Recof发布该统计数据的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公开表示,他告诉过美国总统特朗普,讨论汇率问题是危险的。对此,人们就不能不产生联想:美日之间是否会产生新的“广场协议”?安倍晋三是在提前设防吗?
虽然在空间距离上那么遥远,但美国市场似乎总能以别样魅力牵引着日本企业眷念与向往的商业目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汽车、家电以及半导体等就在美国市场集群式地横冲直闯,三菱公司甚至一口吃进了在美国人心目中作为平等符号的洛克菲勒大厦。
但这些仅是火山喷发的一角。当时的日本还拥有280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投资(FDI),以及口袋里装着超320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资产,同时手中还操控着纽约股票市场25%的交易量。那时的东京媒体齐刷刷地高喊着“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日本全体国民也都产生了“日本时代”即将到来的飘然之感。
也难怪日本那么地牛气。作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债主,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5.33万亿美元,接近美国GDP的70%,比中国现在与美国GDP的体量之比还要高。可在另一端,美国正在饱受着美元强势升值所带来的出口大规模入超之苦,以及国内高额财政赤字的挤压之痛,受此影响,美国当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5年前的40.3%下降到1984年的23.3%。
在国会凌厉施压之下,里根政府向作为自己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的日本扣动了扳机。除了明火执仗地对日本扬起了贸易制裁重锤外,美国还抛出足以让日本元气大伤的金融杀手锏,那就是1985年9月美、英、法、德、日五国财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确定了日元对美元升值10%至20%的目标,而且接下来美元的确出现了快速走弱的态势,日元也在短短四个月不到的时间抵达升值上限。不过,出乎所有人意外,接下来的三个月日元又继续拉升了17%,随后日本央行迅疾入市干预,但却无济于事,而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制裁不减反增,日元狂飙不止。
万般无奈之下,日本推出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国内房地产以及金融资产价格随之急剧飙升,可一切都是幻影,巨大的泡沫很快在1989年年底破裂,日本经济随后开启了“失去的20年”的煎熬历程。
统计数据显示,“广场协议”签署后的短短三年时间内,日元升值幅度接近90%,而伴随着日本企业灰溜溜地退出美国市场,美国人惬意十足地将洛克菲勒大厦买了回去。
如今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形势,与“广场协议”之前两国关联生态有着太多的似曾相识,除了日本企业在美国表现出的“买买买”这一高调姿态外,日本还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大国,而且689亿美元逆差规模远超30年之前,同时日元今年以来对美元也出现了不小的贬值。
而更为重要的是,强势美元并不是特朗普所喜欢的,且不同于“广场协议”签署前里根总统,是因国会施压而打出贸易制裁之拳,特朗普则是在全球范围内亲自发动贸易战,并且穿上铠甲到现场点兵督战,既然如此,美国是否还会如法炮制引诱或者强迫日本签署新的“广场协议”呢?
观察发现,特朗普的确对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很是不满,而且也当着安倍的面谴责日本“玩货币贬值游戏”,其试图踏着先人的足迹且重演故技,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果特朗普非要针对日本在汇率领域搅起什么风浪,日本也不缺乏与其叫板过招的实力与资本,并且在与日本的掰腕中,美国不见得一定能赢。
分析可知,对于日本来说,美国市场并不像30多年前那样“大到不能倒”的程度。统计资料显示,“广场协议”签署前,美国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之比占到了日本总出口的37.1%,同时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在其整个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也达到三分之一。
寄人篱下,当时的日本政府不得不答应美国的要求。
但时过境迁。目前日本与美国的货物贸易规模仅占其全部贸易量的15.1%,其中虽然美国还是日本的最大货物出口国,但出口美国的占比只有日本全部出口的19.28%,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与美国翻脸,日本还有十分宽阔的回旋余地,自然也就不会贸然接受特朗普的任何无理要求。